最近幾年,苦勞網並逐漸擴及人權、環保、文化議題的報導,並提供網路空間給數十個弱勢團體作為交換意見的平台,重視弱勢者的傳播人權。作為一個媒體,「苦勞網」以極其有限的資源長期為公益發聲,其用心與成效,值得肯定。
第二屆公器獎評審團成員包括廣告界大老賴東明、前公事董事長吳豐山、中央通訊社董事長蘇正平、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張照堂、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並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前政大新聞系教授陳世敏擔任評審召集人。在數十件被推薦參賽的媒體或個人中,經過深入討論,選出今年的公器獎得主。
今年「社會公器獎」的入圍者當中,「東海岸評論」雙月刊比較接近上屆得獎者山城週刊所具有的素樸特質,可是經過討論,評審者希望不同屆的「媒體公器獎」可以凸顯媒體公器的不同面向。同樣入圍的「目擊者雜誌」幾乎得到所有評審者的肯定,可是在討論最後得獎者時,評審者覺得「苦勞網」更具有關懷弱勢的特質,而且更具有行動力與影響力。
雖然一樣處於主流媒體之外,可是「苦勞網」顯然不屬於邊陲鄉野的質樸媒體。它同樣艱苦成長,卻是產生於都會秀異份子之間,它以細密的文字、雄辯的論說,並運用先進的網路科技和知識,互通聲息、捲為風潮,希望能夠替底層大眾和弱勢族群發聲、出力。
由於「苦勞網」不見得是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媒體,有評審提到媒體公器必須立論公正,立意良善,要使「台灣社會變得更好」。在這些問題的討論裡,評審採取了宏觀的角度,予以「苦勞網」肯定。這肯定同時也代表了一份更高的期許。公器獎得主將獲頒琉璃獎座及25萬元獎金。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於2005年首度頒發「社會公器獎」,計畫每兩年頒發一次,其立意為提倡公民社會,鼓勵媒體成為社會公共資源與公共論壇,促進大眾關心社會公義。第一屆公器獎得主為連續出刊二十六年從未間斷的台中縣石岡鄉的社區報「山城週刊」。關於公器獎的整個評審過程,稍後將會在卓新獎網站(www.feja.org.tw)上公開,供大眾參閱。
**********************************************************
由於對外募款不易,第六屆卓越新聞獎獎金由過去的25萬減少為十萬,但參賽件數相較於去年不減反增(參見文後附表),顯示媒體從業人員對此一榮譽之重視。在經過各組評審連續一個多月的工作與多次討論後,第六屆卓越新聞獎入圍名單已經揭曉,在所有302件參賽作品中共有43件入圍,入圍名單如下:
平面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中國傾銷下的傳統產業調查採訪/許雅靜、曹宇帆、李明宗/中央通訊社
全球暖化-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蕭富元、李育豪、丁嘉琳、吳韻儀、黃靖萱、陳名君/天下雜誌
世界角落的台商/劉秀珍、林安妮、陳慧敏、林妙容、謝柏宏、邱馨儀/經濟日報
「校園e化!中小學沒錢繳水電?」系列報導/謝文華、黃以敬、申慧媛、歐祥義、朱有鈴等/自由時報
脈優錠假藥追追追系列報導/唐秀麗、高明法、郭勝恩、陳永順、謝恩得、黃宣翰、黃煌權、朱惠如/ 聯合報
平面類國際新聞報導獎
全球下南洋,前進新亞洲/ 蕭富元、楊淑娟、辜樹仁、李雪莉/天下雜誌
快樂國-不丹/孫秀惠、林正峰/商業周刊
人對了,事就對了/王文靜、楊少強、鄭呈皇/商業周刊
日本-不老革命/楊瑪利、黃漢華、林孟儀/遠見雜誌
斯堪地納維亞專題/江靜玲、陳一姍/中國時報
平面類新聞攝影獎
王金平險遭鞋子擊中/蘇聖斌/中央通訊社
臂斷鱷口/劉學聖/聯合報
我不是馬迷/于志旭/聯合報
雙十慶典捉迷藏/陳俊吉/聯合報
生機又斷?/曾吉松/聯合報
平面類新聞評論獎
提升文化水準/陳正毅/人間福報
瞭解癥結所在才能真正照顧農工大眾/康復明/工商時報
次貸風暴的全球化衝擊與啟示/于趾琴/經濟日報
廣播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蘇花高系列報導/吳采璋/國立教育廣播台花蓮台
聽見台灣生命力/翁碧蓮、程明智、朱正杰 萬承欣、何建華/好事聯播網港都廣播電台
南方觀點–解決台鹼污染,豈可缺少下一代參與/鄒秀娟/漢聲廣播電台台南台
搶救藥癮愛滋大作戰/陳雅鴻、張忠恕/漢聲廣播電台
搶救海岸線追追追/范正益、陳英傑、陳彥臻/行政院農委會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
廣播類新聞節目主持人獎
警廣拼盤–死亡成為一份禮物談器官捐贈/劉靜華、岳惠玲、警廣高雄台
Watchmedia/管中祥/綠色和平廣播電台
零體罰還不靈(一)(二)/吳采璋/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花蓮台
“海峽兩岸” 陸客來台, 行也不行?/陳佳晨/漢聲廣播電台
新聞最前線–農村翻轉系列報導/黃金鳳、林祺宏/復興廣播電台
電視類新聞採訪報導獎
當部落遇到國家/比恕伊‧馬紹、威弓‧拉勒格岸/原住民族電視
「後山路迢迢」蘇花高系列報導/林珍汝、郭俊麟、林靜梅、陳柏諭、李婕綾、蔣宗裕/公共電視
「環評的真相」系列報導/ 陳佳誼、蘇祈發/ 民間全民電視
樂生拆遷爭議系列報導/吳東牧、羅盛達、李瓊月、張筱瑩、張學蓉、郭俊麟、余榮宗、周明文、許中熹/公共電視
穿越中橫25禁地/李瓊月、周明文/公共電視
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
北歐高齡新視界—挪威篇/周傳久/公共電視
2007年法國總統大選/法蘭西的傳統與創新/王蕙文、陳立峰、吳翠芹/公共電視
關懷世界系列報導之「雙峰塔下的希望之歌」及「消失的綠色足跡」/王俊富、任祖祥、黃金鶯、婁雅君/大愛電視
「金磚之外」系列報導/謝秀棋、林明煌/民間全民電視
吃在有機/活在有機/呂培苓、鄭仲宏/公共電視
電視類每日新聞節目獎
公視晚間新聞/黃明明/公共電視
原住民族電視2007族語新聞/李秀妹/原住民族電視
原住民族電視晚間新聞/Kolas Yotaka/原住民族電視
民視英語新聞/張嘉欣/民間全民電視
公視手語資訊站/程修玲/公共電視
第六屆卓越新聞獎各獎項得主,將在入圍記者會後舉行的第三次分組會議中,由今天所公布的入圍名單中產生。本屆評審團成員名單將在稍後於頒獎典禮現場提供的典禮手冊及本會網站上公布,典禮手冊中將提供各項入圍作品入圍理由,詳細記錄評審過程的「評審實錄」則會在頒獎典禮後,公布於本會網站。
頒獎典禮將於十一月十六日〈周五〉下午2:00在台北誠品書店信義店6樓展演廳(松高路11號6樓)舉行。為鼓勵台灣新聞工作者精益求精而存在的卓越新聞獎,非常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歡迎各位關心台灣新聞媒體發展的朋友們一起來分享得獎者的榮耀,在對優勝者表達祝賀的同時,也為所有在目前如此艱困環境下,仍辛苦堅持的媒體工作者們加油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