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別式上,家屬特別將許多師長親友的哀悼文以及朱先生的遺作,編輯成冊。其中有一段文字,是朱先生在受母校校刊「生命力」之邀,所撰寫的一篇文章,他提到:「我總帶著另類的新聞眼光,開發出許多不一樣的新聞。」「而我帶著這樣的精神,在主流媒體中『臥底』…..盡可能夾帶不一樣的新聞,讓這些社會底層的人有機會發聲」。

  「臥底」這兩個字,對長期悲觀看待主流媒體者而言,「臥底」反映出了:在現實情況中,理想的新聞價值確實不再是製作新聞的準則;對樂觀者而言,「臥底」卻代表著,在使人失望的主流媒體中,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臥底者」,在默默實踐、思索著如何對抗在利益為先的媒體,在工作崗位上一點一滴實現新聞價值。

  這個編輯成冊名為《永不止息的生命力》的小冊子,紀念著這位始終擁抱新聞倫理的年輕記者的逝去,「生命力」一來象徵朱慶文對新聞價值的堅持將永不止息,二來也告訴所有人,只要維持新聞價值,也許朱慶文他仍會「臥底」在,同樣心中仍有理想的人左右,並作為所有想作好新聞、堅持新聞倫理的人,背後一股不消失的動力(文/張春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