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媒體類
新聞攝影獎/消失的學校-中國四川八級強震/姜永年/壹週刊
國際新聞報導獎/不可思議的印度/蕭富元、王曉玟、蕭錦綿、吳琬瑜、吳迎春、/天下雜誌
新聞評論獎/推動本土性的稅改與EITC/曾巨威/工商時報
新聞採訪報導獎/中國變了,台商大逃亡/王文靜、呂國禎、尤子彥、楊少強/商業周刊

廣播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賣藥電台節目主持人的群眾魅力及社會責任/嚴玉霜/望春風廣播電台
新聞節目主持人獎/【漁廣海岸線】關心討海人系列/陳彥臻/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

電視類
國際新聞報導獎/北京好運、拆那北京、北京逐夢/婁雅君、羅盛達/公共電視
新聞採訪報導獎/走過震撼80天–再返四川/李四端、張其強、謝賢熺、顏睿陞/無線衛星電視(TVBS)
每日新聞節目獎/晚間新聞/余佳璋、蘇啟禎/公共電視

在今日的頒獎典禮之上,首先由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上台致詞,感謝本屆卓新獎的贊助單位,特別是富邦金控能夠從第一屆開始就大力支持卓新獎的頒發,持續支持卓新獎的宗旨與理念。陳董事長也重申:「這兩年環境非常差,天氣也很冷,但是對於新聞專業的堅持不能打折扣」, 所幸今年參賽作品比起去年多,證明了大環境也許不是輕易能改變的,但是願意努力提升新聞專業、守護新聞價值的人越來越多了,而卓新獎很榮幸能夠成為一個讓資深新聞工作者共聚一堂、共同來提升新聞的專業水準的平台。為了能夠讓新聞從業人員有一個提升專業知識的管道,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年開始,也正式推出了《傳媒與教育》電子週報(www.feja.org.tw),每週介紹傳媒的相關知識,期望能夠在媒體環境改善和教育上,再增添一樁美事。

本次典禮上也特別邀請前監察院長錢復先生,以「新聞作為一種志業」為題作專題的演講。錢先生首先期勉新聞從業人員能夠持續在新聞專業上精進,另外也期許新聞界有越來越多從業人員能夠像今日的入圍者一樣,努力追求和堅持新聞價值。錢先生從過去擔任新聞主管機關主管的經驗,特別針對未來即將投身投入新聞工作的相關科系學子,要把這個工作當作志業,這個意思包含著志願和德業,是指能夠終身獻身在這個職業,不要只是把他當作餬口的職業,對於新聞工作應該有真正獻身這份工作的決心,「每個人應該自詡成為最卓越的記者。」。

評審團代表馬國光老師(亮軒)在致詞時,特別提到錢先生前面演講時說:「新聞界朋友能夠齊聚一堂,很少見」。這讓他回憶上次媒體朋友能這樣齊聚的時間,已經是2、30年之前了。當時許多新聞界的前輩共同參與研習課程,一同為新聞專業精進。馬老師有些遺憾的表示,「但是經過這麼多年,新聞的表現似乎不如往昔」,但是卓越新聞獎在今日是一個絕對可供參考的標準。因此,他特別期勉在場入圍的新聞同業,「凡是入圍就是得獎」,也特別感謝參賽的朋友,「維持我們的恆定價值」。

本屆典禮兩位主持人,分別為現任公視台語新聞主播許雅文以及今年剛拿下第六座廣播金鐘獎的正聲電台主持人梁明達,兩主持人以默契十足和幽默風趣的國台語,在充滿緊張氣氛的頒獎典禮上,連連讓台上台下的與會者開懷微笑。

本屆典禮擔任頒獎人則邀請到資深新聞攝影工作者暨攝影組評審代表林少岩老師、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程、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前聖約翰大學校長楊敦和、力晶半導體公司副總經理譚仲民、前警廣總台長及廣播類評審召集人趙鏡涓、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暨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董事長、遠見雜誌發行人暨電視類評審召集人王力行及富邦金控企業金融事業群總經理韓蔚廷。

頒獎典禮最後壓軸獎項-每日新聞節目獎,由公共電視晚間新聞獲獎,代表人蘇啟禎領獎感言中提到,前來參與典禮之前,他正好在捷運上閱讀一本推理小說,以這位小說作者作為例子,他指出這位作者能夠寫出日本最雅俗共賞的文章,卻從來沒有獲獎經驗。而作為記者本來就是要做好工作,然而今日公視新聞能夠在多次入圍後,獲得此一獎項,使他覺得「在這個時候堅持新聞的原點,才是王道。」藉此期勉其他同業一同與公視記者,「努力守護公共價值」。而就在這段充滿理想的話語,以及台下充滿喜悅與相互恭賀聲中,第七屆卓越新聞獎圓滿落幕了。但是堅持新聞價值的理想,仍然會在參賽和入圍者、得獎者的心中長存,也期待第八屆卓越新聞獎能夠見到更多熱心投入新聞工作、把新聞當作志業的人共同加入。(特約記者張春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