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新聞通訊社類共2件:劉嘉泰、郭芷瑄、黃國芳等3人(中央通訊社),得獎作品「偏鄉醫療系列專題」;王淑芬、沈如峰、黃瑞弘、林恆立、吳哲豪、劉嘉泰、盧太城、謝佳珍、倪國炎、高茂雄、汪淑芬等11人(中央通訊社),得獎作品「今天的台灣英雄」。

  平面新聞報紙類共5件:鄭朝陽、劉惠敏、魏忻忻、張耀懋、程嘉文等5人(聯合報),得獎作品「台灣會更好,如果—–」;梁玉芳、鄭朝陽、賴素鈴、蔡惠萍、簡麗賢、劉勝鈺等6人(聯合報),得獎作品「迢迢長照路」;甘育瑋、朱有鈴、李立法、侯千絹、洪美秀、張聰秋、郭芳綺、黃文鍠、黃立翔、蔡永騫、羅欣貞、劉榮、蔡淑媛、方雅妮、林瑜霜、羅淑芬、葉高美、陳敏善(自由時報),得獎作品「自動關懷系列」;陳壁銘、高修民(國語日報),得獎作品「不向命運低頭的台灣囝仔」;何榮幸、黃哲斌、謝錦芳、郭石城、高有智(中國時報),得獎作品「不景氣不低頭」。

  平面新聞攝影類共2件:張天雄(聯合報),得獎作品「最美的千手觀音」;高政全(中國時報),得獎作品「看見希望」。

  電視新聞類共6件:蕭慧芬、黃國維、游文章、翁鏘斌(民視),得獎作品「台灣演義「聖嚴法師傳」」;陳佳誼、蘇祈發(民視),得獎作品「異言堂─微笑工廠」;曾懷瑩、黃裕發、陳雅琳、黃啟超(三立電視),得獎作品「台灣亮起來「台灣人奮戰不懈的精神」」;李婕綾、羅盛達(公共電視),得獎作品「獨立特派員「偏遠早療系列報導」」;王陳保、莊文華(大愛電視台),得獎作品「大愛人物誌「高崗上的波麗士」」;趙德瑤、梁明晃(大愛電視台),得獎作品「大愛全紀錄「浪濤盡後,歸零重生」」。

  廣播新聞類共5件:陳燕柔(教育廣播電台),得獎作品「溫馨快遞」;梁明達(正聲廣播公司雲林廣播電台),得獎作品「讓生命亮起來系列」;林夢萍、呂明忠(警察廣播電台),得獎作品「阿嬤的魔法ㄅㄆㄇ」;鄒瑩瑩(正聲廣播公司),得獎作品「小太陽週報」;陳依凡(漢聲廣播電台),得獎作品「孩子的心靈釣竿」。

  為發揚新聞媒體穩定社會民心功能,鼓勵媒體工作者勇於挖掘存在於社會小角落中的感人故事,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持續辦理「九十八年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活動,獎勵新聞從業人員報導社會公民的善行。今年度為彰顯此項活動的效益,特別擴大舉辦,將得獎名額由而原來10名一口氣增加至20名,頒發獎項之多,創下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頒獎典禮訂於9月1日下午2時,在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6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慶祝第六十六屆記者節暨第二十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