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s://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794_DSCN0844.jpg[/img]今天記者會的與會者除了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申青之外,還有第三屆社會公器獎評審、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以及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評審召集人、淡江大學大傳系教授趙雅麗。

  [img]https://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795_DSCN0855.jpg[/img]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致詞時表示,近來新聞媒體在社會上遭遇的種種困難,包括台灣特殊的政治狀況以及國際大環境經濟的不景氣,過去這兩年的確是新聞媒體的寒冬,經營常困難且專業人士士氣常低落,在此情況下,傳播媒體從業人員需要得到更多的鼓勵。不可否認的,媒體對社會非常重要,卓越新聞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勵優秀的專業媒體從業人士。

  陳世敏說,台灣目前大大小小的新聞獎加起來有十個以上,社會上雖然不缺新聞獎,但是卓越新聞獎在業界與學術界的支持之下,過去幾年以新聞專業為主要目標,以此鼓勵新聞界的優秀人員,得到新聞實務界與學術界的肯定。對於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而言,今年開始的另一項進展,就是跟曾虛白先生新聞獎一起合辦。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是以學術著作為主要考量,也是台灣最早的新聞獎,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十五年,對於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甚為重要。

  陳世敏強調,社會公器獎的主要目的,是要鼓勵內容專業,但是卻不為人知的小眾媒體,如今年的環境資訊中心即為其中一例。至於今年的卓越新聞獎入圍名單,如同跟往年一樣,還是以大媒體比較佔優勢,但是也看到平常鮮為人知的小眾媒體,例如望春風電台也入圍了,他也恭喜所有的入圍者,並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當場宣讀入圍名單。

  [img]https://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798_更改1.jpg[/img]第三屆社會公器獎得獎名單由評審之ㄧ的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王俊秀公佈,得獎者為「環境資訊中心」。王俊秀指出社會公器獎的主要精神必須符合引領思潮、培力弱勢、典範轉移三個主要重點。由於環境資訊中心不但帶動了環境的思潮,為不會說話的弱勢環境發聲,同時也率先帶動國內的環境信託,工作假期等先驅性工作,並發起小額捐款號召臺灣人民購買印尼的熱帶雨林,避免消失的雨林造成生態浩劫,此次獲獎實至名歸。

  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則由評審召集人、淡江大學大傳系教授趙雅麗公佈,得獎著作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照真所撰寫的《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趙雅麗指出,本書不但指出了一些收視率主導新聞媒體的迷思,從學理與辯證呈現出其中的關鍵,尤其是作者從長年的新聞記者工作資歷來做解構,看得非常透澈,書中提供的數字也與產經政經結構層層相扣,勾勒出收視率背後代表的樣貌。

  [img]https://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796_DSCN0894.jpg[/img]趙雅麗指出,林照真在書中指出了解構的可能,也具有實務與學理方面的價值,期待未來傳播學術的研究議題,可以鎖定在實務工作方面,她對於未來新聞市場的發展,仍充滿樂觀的期待。

  本屆社會公器獎得獎人將獲得獎金二十萬元,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則可獲得獎金十萬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也當場宣讀第八屆新聞獎入圍名單,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將於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在誠品書店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舉辦。

  陳世敏董事長最後強調,社會公器獎的主要目的是要鼓勵內容專業,但是卻不為人知的小眾媒體,如今年的環境資訊中心即為其中一例。至於今年的卓越新聞獎入圍名單,如同跟往年一樣,還是以大媒體比較佔優勢,但是也看到平常鮮為人知的小眾媒體,例如大屯有線電視、望春風電台也入圍,同時恭喜所有的入圍者(記者周富美報導)。

[url=https://feja.org.tw/wp-content/uploads/807_102302.pdf]記者會新聞稿及入圍名單[/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