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虛白先生新聞學術著作獎
得獎作品:
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黃順星(舍我紀念館助理研究員)
得獎作品簡介:
以布迪厄場域概念與資本類型交換為主要理論進路,掌握台灣新聞記者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專業行動軌跡。從承繼「文人辦報」民初報業歷史資產,到政治威權下的「侍從報業」格局,以迄於報禁解除後的商業資本競逐,作者透過豐富的理論資源與多樣的實地訪談,從報紙作為文化財貨的資本雙重性,來探討報業的競爭策略與記者的生存適應之道,並引入「世代」概念,說明不同世代的新聞工作者必須面對不同社會權力空間,也發展出不同因應策略,從觀念與視角上拉開了台灣新聞史研究的廣闊面向,並提出許多值得後續發展的重要線索與研究方向。
得獎理由:
本著作透過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解釋台灣新聞場域的生成與變化軌跡,清楚透析媒介邏輯、媒介組織與新聞記者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辯證關係,不僅展現我國新聞事業與當時場域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充分再現我國新聞記者在不同時空場域的自我身份理解與扮演。縱觀全文,立論清晰、結構嚴謹、舉證切實,客觀再現我國數十年來新聞事業演化的質素與軌跡,獲得評審委員一致好評,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2011社會公器獎
得獎單位:台灣立報社《四方報》
得獎單位簡介:
《四方報》由已故的世新大學成露茜教授於2006年初創立,是一份包含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Tagalog文及柬埔寨文五種語言版本的報紙型月刊。
該報名稱的由來,意在連結散居於台灣四面八方的東南亞移民/工,透過報紙版面做為平台,集結這群相對弱勢的族群,一則相互打氣慰藉,一則爭取自身的權利。報紙內容包含越南、泰國等當地的新聞及將台灣新聞翻譯為越文、泰文等,並提供與移民/工相關的重要權益資訊。此外,秉持著「讓弱勢發聲」的理念,該報也藉由提供大量版面讓新移民╱工以母國文字發聲、傾吐心事,在「說出自己的心事、閱讀別人的心事」的過程中,穩定其初來乍到的不安。
除了報紙的編輯發行,《四方報》團隊也積極透過舉辦畫展等活動,讓移民/工的生活工作紀錄、心情及對台灣觀察等,透過能超越語言隔閡的畫作展示,除了進行社群內的交流,也試圖改變主流社會慣以工具性來看待移民/工的視角,展現其做為完整個體的內在情感。
《四方報》除了作為新移民╱工的異鄉友人之外,也試圖作為弱勢發聲的平台,衝撞主流媒體長期對於新移民╱工窺奇、刻板的報導角度;進而凝聚弱勢者的力量,發起跨界文化鬥爭,爭取新移民╱工應有的權利。
得獎理由:
台灣是個移民的社會,但長期以來,主流的權力社群卻吝於讓不同的群體有平等使用媒體,展現自我文化與與情感的公共空間。這樣的歷史雖然不斷的複製,然,四方報卻主動、積極地讓台灣新移民自主、多元發聲,並試圖成為和本地主流社群相互理解與看見彼此的公共空間。美中不足的是,受限於經費或編輯政策,四方報對其它社群而言或有門檻,但無損於其存在的重要價值。
第十屆卓新獎入圍名單
*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入圍名單(報名件數42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爐碴亡國 劉力仁、周敏鴻、李容萍、湯世名、林嘉琪、吳為恭、
陳文正、林毅璋、楊金城、黃博郎 自由時報
呼吸器依賴 當生命只剩呼吸 張曉卉 康健雜誌
今晚跟你說石化(上)(下) 張岱屏、朱淑娟、陳佳珣、林靜梅、陳慶鍾、張光宗、陳忠峰、陳顯坤、謝其文 公共電視
食品安全「精精」計較 范文欽、施協源、古彩彥、鄭偉宏、葉俊宏、哀招賢、洪彩綸、許立帆、羅樹明、游皓婷、楊子毅、孫銘遙、張靖玲、薛孝安、張倍綺、謝賢熺 聯意製作(TVBS)
四十五度角看世界系列報導 陳雅鴻 漢聲廣播電台
*卓越新聞獎平面媒體類入圍名單
即時新聞獎(報名件數31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急診非廿四小時,男嬰死亡換重視 游振昇、洪敬浤、劉惠敏、施靜茹 聯合報
一個波峰─楊技正與塑化人生 施靜茹、何烱榮、修瑞瑩、陳洛薇、張耀懋、詹建富、陳惠惠、劉惠敏、張嘉芳、陳俐君 聯合報
江國慶冤死案追追追 吳明杰、林如昕、呂昭隆、蕭承訓、林郁平、陳鴻偉、王己由、蕭博文、陳志賢、郭良傑、張朝欣、鮮明、馬瑞君、周敏煌、陳凱勛、陳界良、陳文信、鄭閔聲、秦蕙媛、管婺媛、曾薏蘋、仇佩芬、林金池 中國時報
白玫瑰震撼─「性侵幼童輕判引人民怒吼」系列報導 郭芷余、陳安琪、陳郁凱、賴心瑩、王吟芳、林益民、邱俊吉、劉昌松
蘋果日報
司法黑幕何時了─踢爆最高法院法官為子關說案 賴心瑩、劉昌松 蘋果日報
專題新聞獎(報名件數66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追討程序正義 朱淑娟 獨立媒體記者
核電 楊紹華、燕珍宜、楊卓翰、陳兆芬、羅弘旭 今周文化
影響全世界的60公里 呂國禎、萬年生 商業周刊
勞動的邦查系列專題 李宜霖 台灣立報
美麗台灣 走一條不同的路 蕭富元、汪文豪、馬岳琳、江逸之、黃哲斌 天下雜誌
國際新聞報導獎(報名件數32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以色列荒漠奇蹟 楊紹華、楊卓翰 今周文化
希臘國債系列報導 陳玉慧 聯合報
深入中東風暴 張毅君、劉佩修、林宏達、楊少強、邱碧玲 商業周刊
「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專題報導 鄭朝陽、梁玉芳、郭錦萍、陳宛茜、李順德、黃驛淵、陳惠惠、劉惠敏、張耀懋、施靜茹 聯合報
舟曲報告 鐘聖雄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新聞評論(時事漫畫)獎(報名件數18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聆聽土地的吶喊」系列評論 何榮幸 中國時報
政府施政準則應置於社會正義的基礎上 于國欽 工商時報
衛生春秋─健康是這樣來的? 張耀懋 聯合報
繼續往公平的路上邁進 林河名 聯合報
部落新聞眼 施聖文 台灣立報
調查報導獎(報名件數26件,入圍3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大老闆的野蠻金錢遊戲 劉俞青、林宏文、賴筱凡、陳兆芬、許瀞文、林亞偉 今周文化
大學圈地運動 陳香蘭 新頭殼newtalk
藥命危機:你吃的藥安全嗎? 蔡靚萱、陳雅潔 財訊雙週刊
新聞攝影獎(報名件數51件,入圍5件)
作品名稱 入圍者 所屬單位
蘇花水劫 曾吉松 聯合報
巴基斯坦 世紀洪患後 蕭耀華 慈濟月刊
台灣岸邊—台灣海岸線系列專題報導 陳弘岱 經典雜誌
五股大爆炸事件 尹維源 蘋果日報
大海嘯之後的三陸町 杭大鵬 蘋果日報
*卓越新聞獎廣播類入圍名單
即時新聞獎(報名件數11件,入圍3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 江國豪、張子榮、黃俊偉、吳明芬、徐 梅、林平皓、劉碧薇、林夢萍、高詩琪、呂明宗、任憶霞 警察廣播電台
新聞百分百-六輕工安啟示錄系列報導 許世峰、白繼祥、李敏彬 正聲廣播電台雲林台
百年洪害、 惡水驚魂 黃麗鳳 中國廣播公司宜蘭台
專題新聞獎(報名件數45件,入圍5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從非關命運陳秀華之死省思家暴」系列報導 廖紫伶 正聲廣播電台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 詹婉如 中央廣播電台
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 吳春滿、陳慶芬 正聲廣播電台台中台
油症30年的陰霾–食品公害何時了 劉文珍、黃麗如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台
"海峽兩岸"–陸生三法過關、 海峽兩岸替您把關 陳佳晨 漢聲廣播電台
*卓越新聞獎電視類入圍名單
即時新聞獎(報名件數20件,入圍4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新北市五股爆炸 孫培峻 壹電視
紐西蘭地震 林益如、張倫昌 台灣電視
奮戰‧國光石化 林靜梅、謝其文、郭俊麟、邱福財、林俊賢、吳嘉堡、張國樑、陳信隆、林健生、彭煥群 公共電視
塑毒風暴-MIT食品大危機 陳怡中、張倍綺、張靖玲、古彩彥、游皓婷、賴妤翎、吳亭儀、張肇華、劉若媺、薛孝安、謝孟潔、鄭勝為、廖文漢、劉德芸、張哲偉、曾翌萍、陳宥翔 聯意製作(TVBS)
專題新聞獎(報名件數77件,入圍5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傾斜的白色巨塔-重症無醫師系列報導 葉雲炫、蕭至光 中天電視
中臺灣大事紀-被遺忘的角落系列 林佳佩、林煥文、李晉仰、賴秋峰、張惠倩、吳宜婷、曾映維 大屯有線電視
爐碴風波 陳佳珣、陳忠峰 公共電視
看見不一樣的社會運動 高振蕙、柯世明、朱榮勝、陳協寅 原住民族電視台
農業解碼系列報導:尋找菜蟲(上、下)、菜土變菜金 宗立婷、黃兆徽、陳佳誼、蘇祈發、翁鏘斌、蕭惟任、李奇樺 民間全民電視
國際新聞報導獎(報名件數41件,入圍5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地震後的生命 高怡林、汪彥超、陳鴻斌 中天電視
從美軍勇敢之盾演習 看東亞戰略 葉啟承 民間全民電視
熱鬪甲子園:野球留學夢 卓冠齊、余榮宗 公共電視
好宅2.0系列報導 陳廷宇、賴秉寰 公共電視
他山之石-前進蘇格蘭 向盛言、范傑翔 客家電視台
每日新聞節目獎(報名件數24件,入圍3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華視晨間活力新聞 彭椿榮 中華電視
SINPON晚間新聞 Kolas Yotaka 原住民族電視台
十點不一樣 王結玲 聯意製作(TVBS)
調查報導獎(報名件數27件,入圍2件)
參賽作品 入圍者 所屬單位
不能戳的秘密 李惠仁 獨立媒體記者
殯葬收紅包大直擊 顏冠得、黃淳璟 東森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