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

泰文

印尼文

菲律賓文

柬埔寨文

《四方報》

台灣老師與新台灣之子的夢幻暑假—搖向外婆橋
越南母國文化體驗活動成果發表記者會

14:00-14:05  主持人開場介紹主協辦單位、與外婆橋活動意義(興南國小校長李春芳校長主持)

14:05-14:10  貴賓致詞(新北市教育龔雅雯副局長)

14:10-14:15  主協辦單位感言(立報魏瀚社長、誠致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

14:15-14:20  外婆橋花絮影片放映

14:20-14:25  裴氏金鸞感言/三年級謝佩玲、二年級謝旺儒吟唱越南母語童謠

14:25-14:35  多元文化教案發表—搖向外婆橋,帶你認識多元的越南 鄭秀麗老師代表

14:35~    記者發問與現場交流

PS:由興南國小志工媽媽隊新移民志工媽媽準備道地東南亞美食小點、咖啡招待

  2011年暑假,一位台灣老師為什麼跑到越南鄉下教小孩唱「泥娃娃」?越南話有聽沒有懂的新台灣之子,為什麼最愛外婆家,再也不想回台灣上課?一向沉默低調的越南媽媽回到娘家,搖身一變成為雙語翻譯、還能下水捕魚。是台灣小看了她,還是台灣始終沒有認真對待越南媽媽背後的文化?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說我好寶寶。」是台灣孩子耳熟能詳的童謠,外婆家是每個人最難忘的童年回憶。全球化把地球村越縮越小,外婆家也越來越遠。截至民國一百年,台灣已有44萬婚姻移民,許多新台灣家庭的外婆家,都在海的那一端。

  台灣之子與新台灣之子的比例約為7:1,每8個小孩就有一個是新移民媽媽所出。新北市中和區的興南國小就是一個新台灣之子的重點學校。興南國小校長李春芳,學校裡的新台灣之子約佔15-16%,年級越小,比例越高,現在一年級幾乎高達20%。

  為深入了解外婆家的文化,體驗越南日常生活的韻味,今年暑假,在興南國小李春芳校長的大力促成之下,四方報和興南國小合作,邀請台灣老師、越南媽媽與兩小姐弟一起回越南外婆家longstay20天,親身感受外婆家的溫度,好好認識媽媽出生長大的地方。

  純樸的南越九龍江漁村裡,頭一遭有台灣老師跟著孩子回來過暑假,這成了外婆家的大事。外公第一次慶祝從來沒聽過的「父親節」,三層蛋糕高高堆起。台灣老師對越南食物讚不絕口,她從來不知道甜蜜消暑的椰子水拿去慢燉大腸,椰子汁的甜味浸透入味,軟Q又涮嘴,老師吃到碗底朝天還想舔鍋底。看見外婆家門口河水是人與動物平常吃、喝、拉、撒的生命之泉,讓她不禁想起印度恆河的生生不息。

  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有歡笑有淚水,有重逢的喜悅更有離情依依。台灣大人與小孩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冰塊跟冰糖傻傻分不清楚、聽不懂越南數字玩撲克牌好緊張、枕頭仗打出眼淚卻也打出好交情。

  當越南媽媽陪著3雙截然不同的台灣眼睛與耳朵回娘家,越南的深情是一場午後驟雨、兩場撲克牌遊戲、3隻親自宰殺的雞、無數顆鴨仔蛋濃縮成一句話的外婆心事:「親愛的,我好愛你,我會想你。」

搖向外婆橋,帶你認識多元的越南教案

摘要

教案團隊 :鄭秀麗老師、胡庭旖老師、賴蕙瑩老師、林愛偵老師
教案對象:以食衣住行育樂為主軸, 編寫出適合國小低,中,高年級的三份教案並附上學習單來呈現越南文化, 讓學生認識多元的越南。

緣起:
  在今年(2011)8/4—8/23 首次和越南籍家長裴氏金鸞還有三年級謝佩玲、二年級謝旺儒(興南國小童軍團成員), 一起前往越南體驗學生回外婆家的生活。

  這20天中在外婆家住了17天,另外在胡志明市旅店住了3天。 外婆家在胡志明市南邊的小漁村—朔莊,坐車要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

  在外婆家體驗到濃濃的人情味,雖然語言不通,但肢體語言和微笑是我們最好的溝通方式。 當然透過越南媽媽和文編的翻譯讓我了解到很多細微的事情。 深度體驗越南村莊的日常生活(學語言,上市場,坐船捕魚,會親戚,參加訂婚禮);也認識了新朋友,向大家介紹一首台灣兒歌—泥娃娃及下廚做台菜讓大家品嚐。當然我也向嫂子們學了越南菜。 在當地努力去學越語也是我想突破老是用比手畫腳的原始行為。

  最後一天在越南機場,外婆家除了三嫂留守家中, 其餘家人大大小小11人(小朋友上課請事假)全部都包車到機場來送機。外婆還幫大家準備了午餐。在機場的離情依依讓我感觸很深—父母來送女兒,女婿,孫子女;兄弟姐妹來送手足;全家來送從台灣來作客的朋友和「枸堯」(越語老師之意);小旺儒和小阿姨的難分難捨,一直讓他在機艙裏掩面哭泣到台灣,因為爸爸說男孩子不可以愛哭……。回台灣後, 整理出1100張左右的相片,每一張都是一個紀錄,一個回憶。

教案設計過程:

  和另外三位老師更仔細的分享了我的越南外婆橋,籌畫其間,遍尋道地的越南餐點,讓團隊品嚐越南美食和體驗越南吊床和DIY越南春捲。在校內沒課時就一起看相片解說每張相片,來激發設計教案的內容,最後以原先規畫的以食衣住行育樂為主軸,編寫出適合國小低、中、高年級的三份教案並附上學習單來呈現,讓學生認識多元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