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家電視媒體播出一位自閉症學生在日本被老師打傷的新聞。有些電視媒體甚至將標題下為「日本中學老師打台灣學生」。一個教育議題瞬間變成種族衝突。猜想媒體編輯和記者無意藉機挑起種族情緒。但是特教學校教學問題被簡化或報導為這種方向,達到吸引人效果,真相到底是什麼?觀眾從這短短新聞得到什麼資訊?觀眾真的得到正確的資訊嗎?
事件的真相基本上是此學生在日本特教小學得到學校安排一位專屬的約聘年輕老師櫻谷協助,大家評價很高。這位同學現在上了同一學校的中學部,新接手的班級兩位老師都是正式編制的老師,他們很希望自己的表現不能輸給那位年輕的約聘老師,就是求好心切。結果在與這位學生有互動時有些強制動作,而且不只一次。這種管教讓自閉生反彈,於是惡性循環。該校校長不希望此事影響前途與校譽,打算淡化處理。經家長向政府投訴調查,後來動手的老師承認所有細節,比校長對外宣稱的多。所以家長比較原諒老師而對校長有微詞。目前學校將兩位老師調到別的班級,而不是調走學生。學生又回到班上上學了。
遠方的新聞為何僅是在地採訪?
過去新聞傳播理論相關研究告訴我們,距離編輯台越遠的事件則記者的自主權可能越大。原因是編輯台難以質疑或引導報導方向和過濾資訊。這則特教學校的報導發生地在日本宇部特殊學校。發生對象是中學特教老師和「行為需要特別輔導且有若干不可預測性」的學生。
這故事牽涉到的新聞事件與台灣有段距離,且牽涉到特教專業判斷。另外,還有日本學校是否願意接受採訪以及台灣媒體的日語採訪能力。而記者採訪多數在台灣進行,而非由駐日本記者現場採訪,似乎又不符前述傳播理論的新聞權力現象。換言之,這是遠方新聞,台灣記者透過部落格與台灣特教老師完成了日本採訪。
事實上報導資訊來源是家長的部落格以及照片,還有若干報導的學生曾就讀的高雄啟智學校的空景,以及一點以前的影片。這位學生的父親是日本籍曾在台灣大學任教。母親是台灣人。因為在台期間於小學和特教學校遭遇若干困擾而最終決定返回日本進入特教學校。
台灣觀眾除了少數媒體採訪家長之外,有些直接報導部落格內容。嚴格說來,觀眾得到就是以上這些「資訊」。可能學到的印象是日本老師不專業、台灣人受欺負、自閉症的學生很難處理等等。這些可能的印象對促進彼此了解沒有很大幫助。
試著理解新聞事件所發生的情境
再就自閉症照顧專業來看,有一部分自閉症孩子對攻擊別人造成別人的傷害和痛苦不一定有很明確的現實感。他們不見得是故意要傷害別人。但是擔任照顧他們的老師卻有不小壓力。老師有時也被攻擊甚至在阻止學生攻擊別人時遭殃。當自閉症孩子年齡漸長力氣更大。這是在一個班級照顧幾位同學的老師需要更多專業以了解如何和學生溝通。即使如此還是要隨時因應各種可能的意外行為。在課堂中,如果老師必須阻止學生的攻擊動作時,往往要花更大幾倍的力量,而這時一旦不慎造成學生或老師受傷,都可能是令人遺憾的事。但外界看到的「事實」就是老師打傷學生或者日本老師打台灣學生。
再就家長立場情感來看。只要愛護孩子的家長看到孩子受傷都會心痛,都會質疑學校怎樣對待學生。自閉症教育在日本為了幫助孩子獨立也便於老師帶領矯正行為,有時校方會與家長溝通希望隔一段時間才來看孩子或者假期把孩子帶回家。所以幾天不見如果孩子受傷想必很難過而希望學校給個交代。
媒體的報導角度很重要
媒體到底要完全站在家長這邊還是要再增加哪些必要於認識真相的資訊?這位學生家長告訴筆者,真正與他聯繫採訪的台灣媒體其實只有兩家。他們也的確希望透過媒體報導而促使日本地方政府與學校能有更好的方式來減少學生與老師受傷。老師是不是專業還不夠,的確有探討空間。
筆者到過這個學校,一般來說,校方對老師的過濾和要求算是嚴格。但也不能保證沒有一位老師應對失當。但如果媒體沒訪問到學校或老師,怎麼辦?有的媒體報導日本學校已經道歉,似乎不足以讓大家認識為什麼會有「老師打學生而且不斷打學生」的事情發生?
台灣的電視新聞處理這個故事某種程度來說播了這個故事達到吸引大眾的目的,但是似乎卻無助大眾更了解事情原委,更不用說藉此更認識接納和鼓勵照顧自閉症的社會需要。這種照顧個別差異很大,真是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累積專業經驗,這還不能保證必然行為情緒穩定。有的行為已經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還難有定論。但老師與家長卻天天要面對各種狀況。
我們每天從電視都要接收很多訊息。電視有畫面似乎是百聞不如一見。但是在稿量要求與收視要求之下,可能有可觀的新聞都被簡化或因要更吸引人而將標題與處理角度偏向不就專業論專業。這是一則自閉症特教新聞,如果能源政策、兩岸政策、長照政策也都這樣處理電視新聞,影響就很可觀了。相信大家總不希望電視新聞變成媒體生存前提下把各種純資訊加工過度的故事。
期待媒體發展更有益於公眾理解弱勢的報導
以份量和比例原則來分析,大概類似NCC這類機構總有比這些議題更緊急重要的事要處理,而不會對特教問題為什麼變成日本老師打台灣學生的報導來研究或督促媒體注意報導嚴謹。
但就觀眾而言,或許可因此重新想想怎樣接收本地的電視新聞,它告訴我們什麼?但它沒告訴我們什麼?電視新聞或者一般媒體報導的時間資源侷限是怎樣?也很希望大家花多一點時間了解自閉症照顧。展望未來,或許以後的媒體可以發展一種相關連結網站制度,讓有興趣多了解某領域知識的觀眾可以有更多進一步機會增廣知識。就這的面向,荷蘭和北歐幾個公共電視和公立圖書館都在研發這類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