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許為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共黨國家,由過去到現在對新聞管制工作一向不遺餘力。但位於香港附近的廣東卻得到地利之便,能直接收到很多管制不了的新聞資訊,在這種特殊環境下,使廣東民風較為開放。近年來廣州市計程車引領一陣全國各地的罷駛風潮,包含相連串的罷工潮已迫使行政當局修改管理辦法。加上最近的鳥坎村委重新民選的事件,這些都說明了廣東的民情有逐漸偏離中共一貫思潮的特微。而廣東的南方報團及當地電視新聞的尺度,亦有別於其他各地的。如果說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商業金融中心,那麼廣州將會是現代中國的新聞及民主之窗口。
今年台灣總統大選,大陸民眾關心選情的演變與過程達到史上新高,固然是因為網路的傳播。但是在廣東則因香港的間接傳播,每天都可以接觸來自臺灣的電視畫面。而最近的香港特首選舉由於選情高潮迭起,幾派人馬競爭激烈,由北京提名的前民財政司長唐英年前後因緋聞及違建案而氣勢衰落,在民間聲望不高。其他各派都又乘勢揚言參選,這埸香港選舉雖是中共掌控的間接選舉,但其熱烈的程度仍透過電視的粵語轉播、每天被廣東民眾關切。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何時才能在大陸實施民主式的投票?
在廣東收視香港電視
由於太靠近香港,過去在缺乏有線電視的時代,廣東一半以上的地區可用普通魚排天線或加強型天線直接收到香港的電視訊號,包括無線的兩粵語頻道及兩英語頻道。雖然當年的畫質較差,但廣東觀眾仍捨棄當地的電視節目,而收視溢波的香港電視。九零年代初期,筆者搭乘巴士由香港到廣州、佛山等地,沿途所看到的天線越來越高、蔚為奇觀。這種在廣東依賴香港越境無線電波收看電視的情況普遍,家家戶戶都如此,使得官方也束手無策,久而久之使廣東人看香港電視成為理所當然。當時香港尚沒回歸中國,兩邊都沒刻意去認真解決這樣的問題。
一九九五年以後,有線電視開始在中國各地展開服務。照理,廣東官方有機會可以在播出系統中排除境外的香港電視節目,但由於當時香港回歸在即,更因廣東觀眾已看慣香港電視,而且為了在系統中多出四個製播水平相當不錯的頻道。所以,當時反而以盜播的姿態,堂而皇之的將香港無線的四個中英文頻道納入。這樣的安排不僅滿足了廣東觀眾的需求、而且使廣東各縣市的有線系統有了一大筆的意外收入。
近十五年左右、廣東省電視率最高的前兩名頻道,始終不是廣東本地的電視,而是香港TVB及亞視兩家的粵語台。廣東各電視系統長期盜播香港頻道,不必付版權費卻將原頻道的香港廣告去除,改以廣東本地廣告。尤其讓人意外的是廣東各地的有線網絡都將香港台的廣告外包給傳播公司,全年收取數億人民界幣的承包金,不要付出任何製播費用而平白有數億元的固定收入,更使廣東廣電單位樂得不管。
收視轉合法,暴露民主與自由化的趨勢
2009年,筆者於廣州工作時對這種異常現象便感到非常好奇,對廣電新聞單位一向嚴格管理的大陸,怎能容忍這種現象的持續存在?果然在那不久,香港與廣東兩地政府在展開區域合作會談時,港府要求解決這項問題。長期得利的廣東廣電,因財務規劃等問題曾允諾在適當時候提出合理解決辦法。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達成付費播出,則香港頻道將合法正式進入廣東,也就是獲得了合法播出的正當性,則北京廣電總局又將如何管理?因非法溢波的頻道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邊界省份,同意了廣東又如何處理其他類似情形的省份?所以實在是一項兩難的問題。如何達到不侵權播出?看來已是難解的現實的狀況。
末來,當亞洲各地無線電視完全數位化後,理論上將有更多香港電視節目可在深圳、東莞一帶及澳門電視附近的珠海、中山等地或金門對岸的福建沿海等地自由收看到境外節目。如依現在廣東有線網絡作法,將其都納入系統將會吸引到不少廣東及福建觀眾的喜愛,屆時不僅會排擠大陸頻道並會有大量中共不能管制的資訊,經出口轉內銷,這將考驗著大陸的新聞管制的效果。配合著近兩年來內部要求政治改革的聲音,必定會使大陸部份地區的情勢發生一些變化,而那將是世人所樂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