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自美加訪友歸來,在洛杉磯時與已退休的兩位大使級友人餐敘。他們分別是前外交部發言人、後奉派為我國駐匈牙利代表的冷若水兄,以及及我國前派駐加勒比海地區格瑞納達等五國大使的徐效啟明兄。


  在餐敘中,他們數度提到台灣電視的政論節目,已達荒腔走板的程度。他們過去都長時間在新聞界工作過,所以他們憂心的談話、讓我相當的感動。回台後,再仔細觀賞這類節目,讓我大為驚訝。因為隨著大選的逼近及雙方勢均力敵的態勢,使得這類節目真的已進入了瘋狂的階段。濫用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程度,已教人痛心疾首。

政論節目政治立場過去偏頗
  首先、台灣的政論節目尚未開口就已知他們鮮明的立場。從來賓的安排就知他們是疑似打手級的人物,很多名校的教授、資深記者、政論家及民意代表,一上節目就失去了客觀公正的立場,甚或栽贓、誣陷,個個成了鬥雞。一個題目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討論或抨擊,靠近大選各個新聞台競相開出談話性節目,使閱聽人為之眼花瞭亂、無所適從。沒有定見的人反而越看越糊塗了,較有支持傾向的人則選擇性的只看自己喜歡的頻道。


  所以從過去幾次選舉的政論節目中,產生了偏藍的台、也有偏綠的台,到此次由於宋楚瑜的參選而產生了偏橘的台。這樣立場鮮明而不顧新聞學最基本的公正、客觀的原則是過去少有的現象。這種台灣傳媒獨持的現象,值得學者好好的費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