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Climate News 副總編輯費德曼( Stacy Feldman)於該媒體獲得2013年普立茲新聞獎後指出,他們是憑著在一個新平台上發表的一則傳統新聞報導贏得這項榮譽。

她說,儘管有許多現代媒體以不同方式從事新聞報導,受到普立茲獎主辦單位肯定,但 InsideClimate News 這次得獎作品「重油污染災難: 你從未聽聞的一次最嚴重漏油事件內幕」( Dilbit Disaster: Inside the biggest oil spill you’ve never heard of),卻是該媒體記者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從數以噸計的文件中搜尋資料,訪問了很多人之後,才完成的一項調查報導。

因此,InsideClimate News 獲獎也使該媒體總編輯懷特 (Susan White)深信,對傳統調查性報導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網路雜誌是於 2007 年由沙宋 (David Sassoon) 和費德曼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創辦的,它原先只是一個專注於評論大氣與環保事務的部落格,並沒有任何新聞報導,可是在短短五年六個月之後,它已蛻變成為一個充分發展的新媒體,而且贏得了普立茲新聞獎的全國性報導獎項。

它參與普立茲新聞獎評審的作品包含了三個重要的部分,包括從環境保護署官員、 Enbridge Energy 對2010年發生在密西根州 Kalamazoo 河與支流 Talmadge 溪輸油管破裂肇致漏油事件的責任,以及災難發生後被迫撤離家園民眾這些角度,詳細記敘,深入剖析;接著還有一連串的後續報導,仔細分析聯邦輸油管安全規範 (federal pipeline safety regulations)與重建受損油管可能對沿線居民帶來影響的落差。

懷特事後說,他們曉得那是一件應該深入報導的重大新聞,卻沒料到會獲得普立茲獎。
她說,由於全美計畫要新建約一萬英里的輸油管,他們覺得有必須利用 2010 年那次重油漏油事件教育民眾,讓民眾對輸油管線有一些概念,所以才以令人激動、但卻有趣的方式報導了那次災難。

InsideClimate News 其實是一個非營利、不屬任何黨派的新聞媒體,著重清潔能源、低碳能源、核能與環境科學,它主要是靠 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和 Grantham Found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這兩個基金會的支助;它有七位全職員工,其中有四人是記者。

沙宋說,這項普立茲獎在名義上固然是頒給 InsideClimate News 的記者麥克高雯(Elizabeth McGowan)、宋麗莎(Lisa Song)、哈山耶(David Hasemyer),但榮譽應該屬於全體同人,因為這則獲獎報導是大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埋頭苦幹所得到的成果。

他指出,這則報導花費了大家很多時間,使大家幾乎精疲力竭;他每次帶記者出去採訪時,費德曼就得留在辦公室裡督促一切事情;同時,因為 InsideClimate News 也在進行其他重要採訪計畫,他們那七個月裡,不是在忙這件有關漏油災難的報導,就是在做其他的新聞報導,雖然辛苦,但仍然對新聞報導感到興奮與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