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政爭超過一個月的「馬王鬥」大戲,不管讀者有沒有閱讀興趣,連續一個月大篇幅的佔據版面、時段,至少在規模上足堪稱大,大到執筆、掌鏡的媒體記者每天研判劇情發展,希望能成為馬、王、柯三大要角的肚裡迴蟲,一探他們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希望找到新的報導角度。

不幸的是,讀者發覺一個月的劇情發展,第一幕馬疾言厲色鬥王,第二幕王不慍不火蹲低身子應戰,第三幕馬民調直直落到快趴到地上…,就這麼熱鬧上戲好一陣子後,讀者開始不解,為什麼請託關說的柯桑始終台下看戲?甚至起手指導劇情?媒體沒注意這個戲的軸線很亂嗎?

劇情發展果然繼續亂下去。分明是國會議長關說,怎麼媒體一個勁兒挺王,彷彿他受到多大的冤屈?老馬挨打的戲份越來越重,完全不是戲裡丑角的份量?那個演反派的柯桑始終沒上台,這又是怎麼回事?觀眾覺得這不只是「歹戲」,更是齣爛戲,從尾往頭看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

接著觀眾傻眼了,劇情成麻花形發展,扭過來又扭過去,竟然主戲成為特偵組監聽氾濫,主任該下台,機構也可以廢了;觀眾真是看不懂,原來問案、揭發關說的司法悍將,怎麼突然要送評鑑,甚至移交偵辦?原來的關說案主戲、柯桑什麼時候才回到舞台?柯桑什麼時候上戲?

其實觀眾誤解了,這齣戲在講媒體的「奇幻漂流」。在大海中,縱然風浪再大,舵手也要掌好舵,仔細根據羅盤判別方位,把船駛向港口;但現況是國會議長關說這場大戲媒體記者徹底迷航,看著浪頭行船,忽焉左,忽而右,忘掉了自己手上有張海圖,那才應是正確指引方向所繫。

再講白些,劇情怎麼發展,媒體依其專業應有明確定見,但現況完全不然;參與馬王鬥的政客們深知媒體職能早已弱化,對方向正確與否的辨識能力也大幅降低,因而這群政客們暗地裡營造氣氛,適時放出煙霧彈,製造迷航條件,讓媒體偏離航向,跟著這群政客的假象走,達到一群惡棍迷霧遁逃的目的。

惡質政客操弄媒體的事件其實那國都有,海峽對岸鬥倒重慶王薄熙來的大戲一樣有媒體迷航情節。薄熙來外貌、能力絕對是上上選,自恃出身不凡,前途無量,想要攀上高峰是可以理解的;糟糕的是,他在企圖攀上頂峰的過程太過於權謀,太無視道德規章,手段之無所顧忌,讓人髮指。

照說,以薄熙來的濫權、貪瀆、風紀敗壞、借刀殺人,甚至要搞倒中央主流路線,的確是罪刑深重;更過份的是他吃完不擦嘴地狂妄,根本不在乎證據全抓在別人手上,這樣的罪證確鑿,依照中共的規矩,只有死刑、死緩兩個極刑來選,不可能退一步獲得無期徒刑相對較輕的判決,原因何在?

薄熙來當然是沈穩、洞察時局的高手,他深知社會對他的犯行瞭解得很透徹,這樣的情勢絕對會主導法官朝此勢頭量刑,因此薄熙來在宣判前出奇招,硬拿綠帽子往頭上戴「谷開來與王立軍有染」,他哽咽,營造出是在氣不過,不甘綠雲罩頂,才有一連串的違法犯紀的氛圍。

薄熙來絕對是高手,他深知中國社會對男男女女、情感走私、暗夜偷情的感興趣,絕對超過政經大事,媒體看到這樣的題材,一定卯足了勁去追,尤其是他薄熙來西部王的至尊地位,竟然也綠雲罩頂的情節。果不其然,「薄熙來戴綠帽子」策略立即強勢攻下媒體市場、言論市場,不但茶餘飯後,甚至開會小歇五分鐘也談。結果不意外,薄熙來大獲全勝得到輕判。輸得最慘的是媒體,不只迷航到隨波逐流,還幫著打槳。

類似的操作媒體迷航戲碼還在不時上演,政壇、商場到處都有,媒體務必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