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今年稍後的台北市長選舉,已由相關團體主辦過兩場引人注目的候選人辯論,但兩場都是由民視作實況轉播。但在這兩場之前,筆者已寫好此文,呼籲公視應加大力度轉播今年各地候選人的辯論,但錯失了截稿時間,沒及時刊出,但相關的理念仍有向公視建言的必要,所以仍依原計劃送出稿子,提供公視作為參考。
公視應成為政治辯論的平台
在野的民進黨今年有五位菁英宣布將參選今年的台北市長,使得其黨中央既喜又憂,因為如此多的同志競相迎向這個艱難的挑戰,代表了高昂的士氣,但問題是五人堅持不讓難以協調,所以,為了暫時解決問題,民進黨的北市黨部及中央,將為他們舉辦政見發表及辯論會,為了我們公民社會水平的提昇,促使選民重視這項選舉,筆者建議公視應主動表達轉播在野黨及未來國民黨類似的初選活動,以及隨後的朝野提名人的正面對決,讓選民作將來投票時重要的依据。
公視自去年歷經重重的困難及陣痛,好不容易改組了新的董事會,選出了董事長,並擬定了總經理的公開遴選辦法,並新瓶裝舊酒的讓原總經理連任,使改革的?心和理想,蒙上了ㄧ層陰影。果不其然在其後的半年至今,看不出公視有重大的節目的改革,其內容與大批的商業電視相去不遠,看不到帶有公視獨特色彩的節目。尤其去年九月,當"服貿協議"造成朝野嚴重對立時,公視能排除各種困難,主辦"馬蘇"辯論及轉播,但就在舉行的前一天蘇貞昌以"馬王政爭"沒正當性,臨時單方面取消辯論,當時筆者曾主張公視應向民進黨收取已支出的製作費用,並要求蘇貞昌主席道歉,但公視畏於在野立委,並無任何反應,可見公視被政府補助綁架,而被朝野兩黨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無奈,那有公視公正獨立的理想和立場呢?
立院開議,在野黨為高中課綱修訂問題、杯葛議程、霸佔主席台,進行了半天的胡鬧,在民進黨決定退出杯葛改在總質詢中再戰後,才讓行政院江院長上台作施政報告。但關鍵的"服貿協議"朝野對立,仍然沒有解套,擺明了在三月上旬民進黨召委邀集最後一場公聽會後,朝野還是要幹架一場以拼輸贏,所以,筆者再度呼籲公視應趕緊再辦"馬蘇辯論",為"服貿協議"應否過關?提供一個講道理的平台、避免打架,也避免國會空轉的虛耗。
事關台灣未來能否經由"服貿協議"的簽訂,進而全力研討經貿前途的"TPP"及"RCEP"的洽談與加入,玆事體大,因為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島國,此事一日不解決,就休要奢談台灣的經濟成長及GDP的提升,眼下看到的仍是國民黨在立院要力拼過關,而在野黨則誓言力擋,看得我們絕大多數的國家主人翁,個個一頭霧水,求求兩黨主席趕快出面辯論,說個明白,別再耽誤了國家的前程。
為了今年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在多人競逐下,蘇貞昌主席已決定為他們舉行政見發表會,可見民進黨想以民主的方式早早藉政見發表會,來幫助選民多瞭解各個候選人,對市長選舉都作如此的安排,那麼對更為重大的國事,蘇貞昌有何理由要?避政策辯論的機會呢?去年九月原由公視安排"馬蘇"為"服貿協議"作政策辯論,供全民瞭解此一協議對台灣的影響及利弊,現在眼看執政,在野又要在立院大戰,而民?依然對"服貿協議"並不瞭解,所以煩請公視再度為公?利益,應儘快再安排"馬蘇辯論"的舉行。
舉辦政見辯論 擴大公共服務
不僅如此,今年的各項選舉中五都市長及其他地方縣市長部份,對兩年後的總統和立院改選影響甚大,所以公視應以更多的時間來報導,參與配合各地的選舉活動,主動辦理各地一連串的地方首長的政見發表及辯論會,讓選民清楚的瞭解各黨各候選人,對其他商業電視頻道已有的節目,則可以少作,甚而不作,才能突顯公視對我們公民社會的貢獻,剛剛就任不久的公視高層階層,可能對今年的選舉尚無擴大參與的想法,那麼改組之後的公視董事會及人事,就看不出改革的決心和作法,那麼公視的存廢與否,又會引起各界的討論。
本文的想法早在去年的九月就形成,所以當時為文力主政黨不同政策的辯論,踏入今年因多項選舉的臨近,五都市長及縣市長的選情尤其受到各界的重視,各地選民被多種傳播的訊息攪得混沌不清,各商業電視頻道的談話節目不?公正獨立,更是早有政治立場,加上接受節目酬勞的?多名嘴的推波助瀾,使得選民無從遵循,而且台灣的政論節目的混亂與偏執,也已引起國際傳播界的惡評,在如此不良的傳播環境中,正是公視可以大大發揮的時機,公視不應作類似的政論節目,但可以多多主動參與地方的政見及地方建設的辯論,讓候選人與選民作直接接觸,不加任何的主觀意見和評論,原汁原味的讓選民自已閱聽,自已作出選擇,未來自己投下神聖的一票。
三月九日的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的政見發表會,顯然公視沒有全程轉播的計劃,但今年尚有連串的各黨初選政見發表,及政黨提名人之間的辯論大戲,期盼公視要大?大步的主動參與,主動爭取主辦各縣市長候選人的政見辯論活動,展示獨特的公視理想與路線,那才不辜負公視改組的原意,也讓全國觀?在今年收看電視時,有更多的閱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