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去荷蘭公共電視(NOS)見習第二十周年。當時引領我的當地媒體前輩已經老化失智,這次接待我的主管說我第一次來時他才六歲。
二十年來每次我去他們都熱情接待,並以期盼溫馨的眼神問我,台灣有每日兒童電視新聞了嗎?
二十年來隨著時空變化,荷蘭公共電視存著核心價值與社會使命,不斷因呼應社會需求而調整開發新的服務,近年來投入社會媒體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強化社會媒體傳播能力
在大約十年前,NOS主管認為,公共電視體系逐漸失去年輕觀眾,當時以爭取足球轉播等方式想留住更多年輕觀眾。如今不論荷蘭、芬蘭與歐洲他國的公視,都已調查出傳統的收視調查只能顯現一半以下的真相,另一方面透過桌上電腦和手機的收視行為則不斷發展。基於公共電視存在的目的,荷蘭公視不斷思考傳統主頻新聞報導和網路為主的社會媒體究竟如何相互搭配。
荷蘭公視其實有許多個大大小小電視台,分別以會員數爭取預算,製作老人節目、兒童節目、科技節目、教育節目與各種討論秀等。但新聞部的部分則只有一個,就是NOS新聞部。這回重返,辦公室已隨時代需要大幅修改,一眼望去的氣勢簡直就是國力象徵。特色是增進人的互動與激盪。
如同過去荷蘭公視發展新服務時,總會經過核心價值如何與時俱進實踐的省思對話,這樣的做法更被定調為是一個發展主軸。以晚近社會媒體創新服務而言,依據社會媒體特性設定的階段價值概念是「拉近人的距離」。具體作為是以社會媒體帶動進入公視網路,拓展服務觸達以保有媒體使用權。
目前荷蘭公視新聞部組織編有四百位記者,兩人專責社會媒體,重製新聞於社會媒體和第二數位頻道滾筒播出。兩位的座位就在大編輯台主編正後方距離最近的位置以便隨時交互出點子迅速執行。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在臉書放新聞一分鐘摘要,內有不超過四則的新聞,定時提供以維持服務可預測性來建立使用習慣。每天晚間1000主要新聞播出後在社會媒體有兩分鐘片花。
在新聞部辦公室動線交叉點有個如歌劇院中場休息時供人站著喝飲料交談的立台,上面有架迷你攝影機。原來這是那兩位網路編輯搖身變網路主播的播報台,他可以視主導活動或者摘要說明而機動彈性迅速的隨時上網與大眾對話。而NOS常態整點新聞還是另有攝影棚用副控製播。
NOS調查顯示,觀眾在社會媒體的耐心不超過三分鐘。所以不是提供者覺得想怎樣就怎樣,那只會讓觀眾「用手指投票」,離你而去。同時,電視台知道許多人不在家裡坐著看電視,荷蘭每天都有許多人搭火車上班,定時傳送社會媒體,可以服務到這些用手機的人。電視台提供和觀眾隨意找一般網路有何不同呢?
這時電視台就要不斷根據每日新聞,而以在地新聞來進行創意編輯。例如有一次土地面積與台灣相當的荷蘭,南北天氣不一樣的很誇張。這時編輯同時將把北部晴天南部下雪組合,這正是媒體服務人員存在的價值。
除以上定期經營一般族群,新聞部另設專門針對社會媒體的青年族群組,有十位以上負責經營。運作原則是本於公共價值而畫面第一。除了新聞部自有素材也拓展外來素材來源,短片定期募集都要徵得原作者同意。守門人非常注意吸引觀眾與長度,一個片子十五秒左右為常態以吸引年輕人。這個媒體平台選播標準不是國家大事,而是任何能吸引年輕人的影片,因為能吸引人才有下一步發展的機會,能吸引人當然也有助大家感受到公視存在的價值。統計進入公視網站看新聞的年輕族群有七成從社會媒體轉過來。
上述年輕人是指十五歲以上,至於二十年前我去實習的那兒童新聞組,另有自己的社會媒體經營管道。此外,新聞部還有廣播節目中的對話節目也搭配社會媒體。
傳統頻道與新聞媒體的節目資源分配
關於NOS報導過的節目是否全上網,雖然公共電視希望大家看,但卻不是一直將所有節目都放到電視台不可控制的社會媒體。做法是在社會媒體放節錄短片,然後將長片放公視自有網路。接待我的主管說,不在youtube放完整節目,是因為依youtube機制,這樣做引來世界各種相關節目,無助公視經營服務主群體。此外,荷蘭公視早就可以做廣告,電視台自有網路當然也可以做廣告。若自有節目完整放於youtube,無助公視廣告收益。如同芬蘭公視,荷蘭公視也認為,發展社會媒體有個原則,就是勿將重要資原寄望臉書等不可控的社會媒體,而是將自有網路做為基地。社會媒體只是通往主網基地的工具,或許可說「婉君的家」。
藉由網路發動活動
新聞部社會媒體除報導新聞也開始視狀況發動活動。這當然不是製造新聞而是積極的服務。例如逢重大國內外災害,曾舉行街頭短歌募款活動。鼓勵小朋友為當次災難寫歌唱歌傳給NOS,NOS就是個社會各造交流的媒體平台。告知觀眾若喜歡哪位唱的歌就為喝采感動而捐款。當然,這些捐款NOS並不經手,不會有過去台灣電視台傳言為災難募款還拿去買攝影器材的疑慮。
由於網路使用越來越多,去年九月還有一天五個app聯合操作的活動。目前每天約7500年輕人上公視,這個數字不易衡量成敗,但NOS一直在做中學,這讓新的商業模式更有依據。
現在透過Media cloud以及Instgram還有Snap chat,NOS擴增更多聚何資料來源,平面與影音都有,這讓最早以廣播起家後來有電視的公共電視搖身一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媒體平台。媒體整合在這裡可不是教科書上的名詞,而是本於公共價值的發展途徑而形塑的新一代服務。回歸檢視初衷-「拉近人的距離」,是不偏不倚的掌握本質與向前邁進。荷蘭是世界上最老發明光碟的國家之一,不只花錢擁有,如何創造與如何用也很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