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國防的以色列有軍中電台Galatz (Hebrew:גל"צ),發音是葛拉斯姿(http://glz.co.il/),是以國最受歡迎廣播媒體之一;不論是計程車司機或普遍以色列人,在開車時都很常收聽。
電台背景
以色列是全國皆兵制國家,無時無刻都有自己或鄰家孩子服役,軍中電台隨時提供路況和各種意外消息,還有多種為民發聲節目;雖屬國防部,除禁止發出涉及國家安全資訊外,有很大公共服務空間。
電台成員骨幹是服役男女青年,但要進到Galatz競爭十分激烈,一年一千人申請,僅有三十人可進入。期間經過五次筆試、面談,考驗與不同人溝通,及獨立解決不確定狀況的能力與速度,還要看高中成績。台長說,徵募新人特別重視有強烈好奇心、學習動機、希望幫助別人的青年,因為這是優秀媒體人的條件。「這是以色列最棒的傳播學校,你經過這裡你可以做任何事」,經過這裡學習,成為入社會進入媒體工作的信譽保證。只是由於服役緣故,成員不以一般勞工計算工時,三十個兵,六十個節目,每人每周要一周六到八個節目,負荷重,成長也多。
節目特色
Galatz節目經營分討論節目、音樂節目、知識節目等幾種類型。討論節目開放民眾透過傳真、電子郵件、臉書、電話等管道,將抱怨問題傳給電台;例如節目《還沒有ok》, 每天下午三點播出一小時,有五位工作人員常態負責協助詢問。《還沒有ok》命名源自在以色列,大家碰到困難習於說 「總會好的(It would be ok)」來互相安慰鼓勵;這個節目命名正好反過來,可檢舉政府問題,或干擾民眾的措施。
如消費者抱怨郵局包裹不見、對郵局信任感降低,這類問題越來越多後,電台乾脆製播了一個關於郵局服務品質的特別節目。又如家長來電抱怨學校並未重視聽障學生,電台也出面聯繫教育部。
筆者在電台訪談時,好奇的問,「這些事似乎不是軍隊電台的責任?」但該台主管阿米女士說,民眾向一般機關或公司或政府投訴抱怨,有時沒人積極回應,或回應要民眾自己解決,電台就能在此時充當橋樑的角色。而近一步詢問「這些機構會理會電台嗎?」阿米則回應,因為Galatz聽眾多,通常代民詢問,大多機構不敢輕忽,以免造成社會負面形象。
Galatz不只提供民間抱怨服務,也討論軍中問題。諸如伙食問題、性騷擾問題,甚至士兵可對長官表達不滿。筆者好奇「為什麼長官不會怕丟官而禁止抱怨?」阿米強調:「這是民主國家,鼓勵表達是從小教育生活方式,怕丟官阻止別人反而突顯自己能力不足,也不會得到大家尊敬;政治人物也很怕被貼標籤說自己干預這個電台」。
製作單位透過來信挑選主題,以錄音方式打電話給被抱怨的單位,製作後播出,或者即時播出打電話過程,所以對被報導單位造成不小壓力。
阿米說,即使聽眾知道在眾多申訴信件中,只有千分之五的機會會被挑選出來,但因製作單位會衡量主題代表性,內容貼近民生,所以十二年來一直都有許多人收聽。另一方面,有不少老年聽眾,透過聽節目因而感覺自己仍參與了會,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有人在監督政府,自己所在的是有希望的國家。
至於音樂節目,多數廣播主持人都是服役青年,他們熱愛音樂,提供大眾多樣的最新音樂,也將五十年片庫音樂製播讓人下載。對服役青年而言,如能聽到喜歡的音樂和非常知名的歌手訪問,都是很好的舒壓方式。
Galatz還有一大特色就是知識節目。阿米介紹:「讓人無知是政府控制人民最好的方法,我們必須有知識,才沒人能控制、傷害我們」。例如長版的知識節目《廣播大學(the broadcast university)》,每周播放四次,時間為一早八點半到九點;資深製作人李歐向八位青年的提問,引申出不同角度的討論,在兩周時間內收集資訊後開始撰寫節目內容,還會聯繫相關領域專家審核,每種主題有上百位教授協助完成。目前製播過的主題包含死亡、生物、哲學等。
另外也有精簡一分鐘的知性單元《以色列分鐘》,一周六種主題,每次播放一分鐘。阿米說,知性節目下載率非常高,是Galatz很自豪的成就;尤其在現今世代中,短的廣播節目讓大家更容易接近。
至於為軍人製播的節目,每周一到周三的晚間都有,提供服役青年覺得有趣的內容,使疲累的軍人舒壓。節目主持人唐也才十九歲,每晚九點透過節目讓軍人提出問題,也在節目中找名人出眼或播放音樂,讓服役青年從中獲得樂趣,彼此藉由節目了解同袍的想法。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