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朱婉清,因在職期間侵佔公款被起訴而棄保潛逃至美國,逃過法律追訴期十三年後,在月前返回台灣,高調的在台北市慶城街的上億豪宅,宴請國內名流。這個現象很讓真正的傳播工作者,感到憤怒與不平,因為用公媒人事作為執政黨酬庸的現象,在兩度政權輪替後,依然沒有改善;至今凡是執政的政黨,都把持著公媒重要人事的安排權,忘記了他們在野時向人民許下的諾言。二十多年前社會及人民在普遍有共識的情形下,誓將黨政軍勢力逐出媒體的政見,至今仍有部份沒法兌現,形成政見與政策上的空頭支票!

先說朱婉清早年的任命,就可見當年國民黨及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對媒體經營的無知和輕視。朱一直是連戰身邊打點總務及行政的基層公務人員,由於善體主子的上意,除在辨公室擅於處理連戰的公私事務外,並能巴結連戰夫人方瑀得到恩寵,所以連家公私事務都離不開朱的打點;以連戰的多年官場經驗,竟無知地被一位小人物所洞悉,官員或民間人士想要靠近連戰,都可透過她的安排而達到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見當時的政治菁英,在校園教書時尚能保持純淨的形象,一旦被拔擢至官場後,就養成官僚氣息,對人與事的瞭解,都有了極大偏差。連戰在離開閣揆時,有很多的職務可安排其家臣朱婉清,但卻挑了最不合適又不合理的位子給朱,讓她去擔任中央廣播電台的董事長。

朱婉清毫無媒體工作背景,也無兩岸工作的經驗,怎能在當時去任此一職務?英明的國民黨菁英如連戰之輩,輕視傳媒之態度,由此可見一般。央廣在台灣的地位有如國家廣播電台,類似英國的BBC廣播及美國的「美國之音」(VOA),其董事長除應有傳媒背景外,也應具有社會極高的聲望,才能被任命擔任此一職務。在國民黨擁有多種傳媒之時,並沒給予政府控制的公媒應得的重視與尊重,當時的立法院也都沒有反對意見,尤其新聞界也不曾對此不適格的人事酬庸發出疑議,所以這種視公器為酬庸的歪風,就被一直延續;陳水扁時代如法炮製,其後的馬英九時代,在傳播學教授金溥聰的輔佐下,更是豪無顧忌地由其傳媒功臣,輪流出任該台的重要職位,現在政權輪替至蔡政府,看來也還沒有時間與心意,來從事這項求新求變的工作,這殘酷的事實真讓人為之嘆惜!

1980年後期,民進黨高喊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呼籲,得到廣大人民的共鳴,對當時後蔣經國時代的國民黨及政府,形成了很大的壓力,才促使後來報禁解除及電視台的增加,使台灣言論自由及傳媒開放,受到國際肯定,而黨政軍退出傳媒的經營,也在種種困難下逐步達成,這是台灣邁入公民社會一個重要的步驟。原以為中央社、公共電視與中央廣播電台改為財團法人後,會在改革的氛圍下,出現一套公正獨立的經管方式,甩開政府的掌控;但事與願違,兩黨依然留下三個披著財團法人的公媒,作為私下酬庸人事之用,這是當時民進黨人高叫媒體改革時,所料想不到的漏洞!

民進黨在長久的努力中,用進步的思潮和觀念,給當時一黨獨大、且掌權太久的國民黨許多的當頭棒喝,配合傳媒自主的發揮,在原先閉鎖的社會中,顛覆了許多舊有思想,啟發了社會上沉默的民眾;這是現代政黨及傳媒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在大力改革之餘,政黨尚留有一些私心,讓當初主張改革的先進及民眾,疏忽了去檢驗他們所穫致的成果,是否已經全部達成?才會讓朱婉清現象一直都存在。

這次朱婉清逃過法律追訴期,又高調地回到台灣,我們的法律竟然一點作為都沒有;雖然法律不可再起訴或判她刑期,但她侵佔公款是事實,難道不能追回其侵佔之公帑繳還國庫?而當年大力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民進黨,是否也該在此時擬定出透明的辦法,徹底建立公媒主要人事的產生辦法,別再讓朱婉清事件有重新發生的可能,也別再讓公媒成為執政黨安排,酬庸人事的一個漏洞,讓黨政軍的黑手不再介入傳媒的經營,使台灣傳媒人能享有更大的自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