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類評審小組召集人的話 石永貴

我們埋首於馬拉松式的評審工作時,2002年諾貝爾獎正陸續公佈得獎人。因為,這是卓越新聞獎的第一屆,使得我們聯想起百餘年前的1901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盛況。當時的得獎人,如發現x光的物理獎得主-德國物理學家倫琴,還是和平獎得主-創辦紅十字會的法國柏西和瑞士慈善家杜南,他們的功業永垂不朽,人類迄今仍身受其惠。

第一屆卓越新聞獎理應如此,至少我們評審委員的心情是如此。我們在評審過程中,至少表現三種精神:專業、謹慎與負責。

如果頒獎後,甚至多年後,有人問我們:「你們評審的取向或標準是什麼?」,我們的答案只有一個:新聞。就新聞論新聞,就新聞比較各件新聞作品,然後產生入圍者,以至於產生得勝者。

我們深知,一個健全社會,必須要有健全的新聞傳播環境。如果卓越新聞獎能夠延綿不絕,令新聞從業人員產生期待與榮譽感,應是基於:社會對傳播界的信任,傳播業界對卓越新聞獎的重視,傳播人對卓新獎基金會的嚮往,卓越新聞獎董事會決策的嚴謹,卓新獎執行單位的工作效率與熱忱,以及評審委員的充分投入、公正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