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
獎項
入選作品
新聞採訪報導獎
火蟻大對抗
公共電視 93/10/18-10/22播出
陳姝君、馬台興、彭耀祖、林靜梅
作品簡介:
紅火蟻—一種外來的物種,牠咬傷人,威脅到我們生活的安全,也使我們驚覺到外來物種對本土物種的威脅,四集系列分析,透過文字影像,為不會講話的本土物種請命。
狂牛追追追 / 林珍汝、王興中
健保十年總體檢 / 張政捷、劉秀瓊、何舒雯、許永聰、竹幼婷
火蟻大對抗 / 陳姝君、馬台興、彭耀祖、林靜梅
殘酷的慈悲 / 陳佳誼、鍾清淦
淪陷中的台灣島 /賴淑敏、周明文
國際新聞報導獎
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
民視異言堂 94/6/25播出
謝秀棋、游文章
作品簡介:
一群平均年齡二十初頭的大學生,在國際當代藝術主流平台的威尼斯雙年展中,首度舉辦台灣獎,他們遇到的困難,他們要訴求的意涵,及台灣觀點引發的效應。
為永續思考—荷蘭經驗 / 陳廷宇、陳立峰
NGO日內瓦之旅 /周傳久
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謝秀棋、游文章
鑽石與愛滋 / 陳佳誼、蘇祈發
金磚四國 崛起風雲—中國篇 / 許書婷、江明珠
新聞主播獎
得獎人:從缺
從缺理由:
本屆電視類新聞主播獎計有兩位主播入圍,五位評審委員在初選階段對於入圍者的表現,無論就其參加作品內容製作,或報導技巧、儀態、口齒,以及播報新聞之敬業態度,從事新聞工作之資歷等,都相當肯定。
唯就當前台灣電視新聞生態來看,電視新聞主播雖有個人表現,往往格於即時新聞的突發和即時報導的競爭,在報導過程中缺乏主控新聞的權力,以及對於突發新聞深刻的理解,致使報導內容良窳互見、報導節奏鬆緊參差,缺乏作為卓越主播應有的權威感。這種權威感,一方面應該表現在對報導內容深入而精闢的解說上,展現主播對於新聞議題的知識掌握;二方面也應該表現在主播臨場態度的雍容和篤定上,讓閱聽大眾產生信服之感;三方面則應該表現在對播報內容的查證與負責上,以提供閱聽大眾可靠而無誤的新聞。
這可能無法單責於主播,而必須就當前新聞台競逐即時新聞,而不問其新聞重要性、必要性有關;但就主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期許而言,則是必要的條件。
五位評審委員基於上述理由,雖然抱持期待得主出現的共識進行討論,再三斟酌,並參考上屆主播獎從缺理由書,反覆審度,仍無法以多數決產生得主,故決議本屆卓越新聞獎新聞主播獎從缺。
民視整點新聞 / 陳淑貞
中天新聞「愛、地球博特別報導」/ 李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