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可信賴的媒體
賴東明
根據法國「無疆界記者組織」所發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最新年度評比,台灣是四十三名,比日本的五十一名、美國的五十三名還要高。這一成就令吾人高興。
但,新聞自由指數雖據高,而其信賴度,根據愛德曼公關公司所公佈的「2006年十大亞洲國家利益關係人報告以及對台灣企業之影響」的調查中,台灣媒體被信賴的程度只有1%,在10國中敬陪末座。這一結果令吾人沮喪。
一則新聞使人額首稱慶,一則新聞令人搥胸痛心。新聞如此影響著人的情緒。
自由指數那麼高,實該感謝新聞從業者的積極爭取,也該感謝政府官員的寬大處理,也更感謝民眾的無言容忍。
而媒體信賴這麼低,實該值得新聞同業者痛心疾首,也值得政府官員善加管理,更值得民眾嚴加反應。
新聞自由高是眾人努力的結果,而媒體信賴低則可言是個體怠懶的表現。媒體信賴低或是來自內容可信狀況之不良。此種令人憂慮的現象,實應由媒體本身來除惡向善,然其努力或有不足,如今則有民間社團的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來舉辦卓越新聞獎以彌補媒體努力之不足。
提升媒體內容可信度之卓越新聞獎已進入五屆。本屆參加獎項角逐之件數共有295件,較去年之252件有所增加。可見媒體經營者、新聞從業者爭取榮譽之心較前進步,令人感慰。
本屆卓越新聞獎,從類別而言有三大類:即平面媒體類(含報紙、雜誌)、廣播類、及電視類等。每一類所設獎項不同,唯以國內外新聞採訪報導獎為其主幹。
每大類均有評選委員主其事,共同議定評選標準。根據評選標準共同決議推出卓越者。其過程有如廠家之產品在出廠前之嚴格的檢驗。
參選的作品均是去年一年的社會現象的反映,或是國際局勢的呈現。雖是昨日黃花,但經過新聞從業者的採訪忠實,編輯客觀,報導公正,仍具明日黃花綻放的威力與魅力。
而卓越新聞獎所要獎勵的則是新聞從業者的真實、客觀、公平之信念、態度、作為等。期使閱聽眾能對媒體有信賴!
參選作品、入選作品、獲選作品均是新聞從業者、媒體經營者之努力結晶。會使閱聽眾生出信賴。而要從這些努力結晶評選優勝者,雖是評審者的幸福,但要定其高低,卻是評選者的痛苦。但願明年參選作品個個都是信賴度高者且能獲選,或可讓評選者增加幸福而減少痛苦。因此致媒體信賴度提升且使閱聽眾之幸福增加,則是人人所期望。使人感幸福者,其心必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