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評審會議
會議日期:民國一○二年九月十六日(一)13:30—15:00
會議地點: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2樓會議廳(台北市金華街110號)
出席評審:張照堂老師、謝三泰老師、盧非易老師
攝影組投票決定請盧非易老師擔任本屆攝影組召集人。
第一次評審會議決定給分標準、作業時間,以及下次評審會議舉行的時間地點。
評分原則如下:
(一)本屆作品採參賽者匿名方式審查制度,每一位評審老師在看完參賽作品後給予分數。
(二)每件作品皆須給分,評分方式為1至10分(10分為最高分),並於10/14日前將評分表格回傳給基金會秘書處,由秘書處統計出各獎項分數序位。
(三)評審們在複選會議時,依照新聞性、本土性等考量進行複選作品的討論與評分。
第二次評審會議
會議日期:102年10月18日(星期五)下午3:00
會議地點:清華大學月涵堂二樓會議室(北市金華街110號2樓)
出席評審:盧非易老師、張照堂老師、謝三泰老師
新聞攝影獎單張
經過秘書處回收作品成績並統計過後,有14件作品會經過第二次會議討論,其中有9件是評審們一致給予通過復審的分數,而有5件作品是有評審給予其高分所以會經過討論的,因此會議先針對這5件作品進行現場討論,這5件作品分別是:「關廠工人臥軌表訴求」、「跪賣玉蘭花」、「反壟斷 美眉躺地烤半小時」、「踢飛蘋果+米菓」與「大學生vs.小部長?! 」。
關於編號13013的「關廠工人臥軌表訴求」,評審們認為這張的場景是在一個抗爭的場景,但是照片卻沒拍到抗爭的當下,使得這張照片略顯靜態、張力較為不足。
編號13026的「跪賣玉蘭花」,評審認為照片拍的不錯,照片前方有一台摩托車經過,增加照片的動感,但是這張拍攝的是社會現實,在新聞性上略顯不足,建議如果是一組同系列的照片來增加其厚度會更好,所以有點可惜。
編號13017的「反壟斷 美眉躺地烤半小時」這個作品是參賽作品中,唯一一張由高角度向下拍攝的作品,整個可以看到拍攝的角度,這跟一般看到的新聞照片不一樣,再加上有人躺下來,所以構圖有趣,很像一個藝術的行動,評審讚賞這是一件有創意的作品。
編號13023的「踢飛蘋果+米菓」,評審認為這張照片攝影的瞬間抓得很好,是一個重要的新聞事件,但是可惜的地方在於如果照片再加上一些動感會更好。
編號13027的「大學生vs.小部長?!」,評審認為這個事件再當時的新聞中,是一個滿大的事件,這樣的照片呈現方式在很多委員會上是滿常見的,而這張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人物。
評審們接著討論今年入選標準是否要加入”新聞性”,在決定加入”新聞性”的評分標準後,便將照片中的新聞事件是否重大納入審查考量,因此編號13025的「天外飛鞋」因為新聞事件重大,也特別被評審提出。經過討論後,評審們決定保留「反壟斷 美眉躺地烤半小時」與「大學生vs.小部長?!」進行與其他9件的入選討論。
接下來評審們便針對9部作品進行討論,進入討論的作品分別為:
編號13025「天外飛鞋」,評審認為這張拍攝的時間抓得很好,照片中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緊張,就只有總統的表情很淡定,不知道有人要丟鞋子,也還沒會意過來,而照片中總統隨護那三隻要擋住鞋子的手也恰到好處。評審認為一致認為這張照片以突發性新聞來講,拍攝的時間點拿捏得很不錯。
編號13019「 大藍裡的星星閃爍-搶救鯨鯊」,評審們一開始討論起這張照片是如何拍攝的,其次有評審認為這張上面搶救者的表情沒有和水底下鯨鯊有所呼應,再加上這張照片的主題,嚴格說起來比較像是專題照片。
編號13016「徐世榮教授於塔城街被捕」,評審們讚賞這張照片的新聞性很夠而且瞬間動作也都有補捉到。
編號13007的「曼尼風雲」,評審討論到每年都有運動斷棒的照片來參賽,過去體育攝影關於斷棒的照片也很多,很多照片呈現的是球很清楚,甚至都有拍到打者臉部的豐富表情。回到參賽作品上,評審認為這張照片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看不到曼尼的臉部表情,建議如果看得到曼尼在斷棒那一瞬間其臉部的表情,一定可以加分。
編號13009的作品「生命鬥士島袋勉」,評審認為這張缺少動態的感覺,在構圖畫面的部分,也缺少呈現主角的感覺。
編號13010的作品「為愛站出來」,評審認為作品優點是這張單張作品看下來是參賽作品中,最乾淨的一張,雖然有點像是設計過後的照片,但是構圖不錯,拍攝範圍只有到媽媽的脖子,將畫面刻意強調身邊的小孩
編號13015的作品「颱風蘇力侵襲台灣」,雖然這一類的颱風照片有很多,但是評審讚賞這張照片有拍出人物呈現的感情,照片中呈現出人的故事很清楚,快門也掌握的很好,讓這一張照片變的很突出。
編號13021的作品「南與難-太平島」,評審認為很可惜的地方在於照片是單張,不能將其中的故事性有所延伸。
13001的「破門而入」,評審認為這張如果拍攝的角度能再向右邊一點,拍到邱議瑩立委的腳會更好。
評審們在討論完以上9部作品之後,再加上一開始討論後決議留下的2部作品,關於這11件作品,評審們進行投票,選出五部進入入選名單。票選結果如下:
13025 3票
13019 2票
13016 2票
13015 2票
13017 2票
13027 2票
13021 1票
13001 1票
由投票結果,決議作品編號13025的「天外飛鞋」進入入選名單。
接下來,評審們再針對剛剛投票出來得到2至1票的7部作品再進行投票,結果如下:
13016 3票
13019 2票
13015 2票
13027 2票
13021 1票
13001 1票
13017 1票
經由結果,編號13016的作品-「徐世榮教授於塔城街被捕」確定也進入入選名單。
作品編號13019、13015與13027這三件作品因為獲得2票,因此可以再進行第三次投票。
評審們此時將已經確定入選的兩件作品與13019、13015、13027這三件作品進行再次審查照片的動作,並參考基金會作品獎勵辦法的第11、12與13三條,內容說到在評審原則上,評審們可以考量作品的取材時效、議題性和影響力等來做為入選標準,回頭再看看上述提到的五件作品在議題題材上都不相同,呈現議題多元,因此評審決議這五件皆進入入選名單,因此本屆新聞攝影獎單張入選名單如下:
作品名稱 | 媒體機構 |
天外飛鞋 | 聯合報 |
大藍裡的星星閃爍-搶救鯨鯊 | 經典雜誌 |
徐世榮教授於塔城街被捕 | 台灣立報 |
颱風蘇力侵襲台灣 | 中央通訊社 |
「大」學生vs.「小」部長?! | 聯合報 |
新聞攝影獎系列
經過秘書處進行分數統計後,統計出來的成績有8件是評審們一致認為其通過復審,而有4件作品是有評審給予其高分,但是沒有在這8件作品中,所以必須經過討論的,這四部作品分別是: 編號17028的「逐鰻苗而居」、編號17013的「立法保護大地之腎」、編號17025的「南與難-太平島」與編號17035的「不景氣中的藍海 全球資金航向東南亞」,所以到目前為止總共有12部作品會經過評審們的現場討論,並從中選出入選作品。
此外,也有兩部作品:編號17001的「正港燒臘師傅」與編號17018的「流亡的歲月」,是單一評審給予高分,但是票數與總分都偏低的,因此評審們先就這兩部進行討論:
編號17001的「正港燒臘師傅」作品,評審們認為這部作品的優點是攝影者在這個主題中去尋找這麼多在台灣的燒臘師傅,相對於很多作品的議題是依據當天新聞所做的專題,評審讚賞拍攝者的用心,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作品的連慣性不足,缺少一致性的整體感。
編號17018的「流亡的歲月」作品,評審們認為拍攝西藏的專題其實很多,這部作品的優點在於這系列照片呈現出來的故事性足夠、情感動人,但是美中不足之處在於一慣性比較薄弱。
接下來評審們針對12部作品進行討論:
編號17002的「華光散盡」,評審稱讚攝影鏡頭抓的很好,照顧到很多細節,並且鏡頭欲呈現的焦點十分集中。
編號17007的「南風」是參賽作品中唯一的黑白系列作品,評審稱讚這作品的在處理灰色的調性處理的很好。
編號17038的「敘利亞難民路」評審們稱讚這作品拍的不錯。
編號17004的「搞定你的數位小孩」其拍攝的議題在於討論目前新科技下的兒童教育,評審讚賞其拍攝題材十分寫實,縱使作品中有一些安排性的照片,但是也是在反映當下社會的一些問題,但也有評審認為,就攝影的程度來說,缺少了多樣的表現方法,有些畫面過於重複。
編號17031的「緬甸民主之路」評審稱讚其作品的拍攝鏡位不錯。
編號17009的「再見家園」,評審認為這一組作品雖然不是非常成熟,但是有融入拍攝者自己的概念,對於人物周圍環境也呈現的非常清晰,照片中所有人都是坐著的,很像是被外面的警察包圍,但是缺點是最後一張照片其實不是非常需要呈現,而且照片中的人物都呈現一樣的方向,有點僵化,不過評審仍然稱讚這一組作品聚焦地呈現拍攝者的理念。
接下來評審陸續看了編號17023的「餐桌危機」、17026的「紛分和合系列專題:聚散依依 馬來西亞聯邦的統合分歧」、17028的「逐鰻苗而居」、17013的「立法保護大地之腎」、17025的「南與難-太平島」與17035的「不景氣中的藍海 全球資金航向東南亞」這六件作品。
接著,評審們根據上述討論到的12件作品進行現場投票,結果如下:
17002 華光散盡 3票
17007 南風 3票
17038 敘利亞難民路 2票
17004 搞定你的數位小孩 2票
17009 再見家園 2票
17031 緬甸民主之路 1票
17026紛分和合系列專題:聚散依依 馬來西亞聯邦的統合分歧 1票
17028 逐鰻苗而居 1票
根據投票結果,評審們決定「華光散盡」、「南風」、「敘利亞難民路」、「搞定你的數位小孩」與「再見家園」這五部作品成為今年新聞攝影獎入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