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成員:
盧治楚/中央通訊社董事 (廣播組召集人)
項國寧/聯合晚報社長
趙鏡涓/前警察廣播電台總台長
莊克仁/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李美華/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三次分組評審會議日期與地點:
第一次會議:2011年9月2日/清華大學月涵堂二樓會議室
第二次會議:2011年10月21日/清華大學月涵堂二樓會議室
第三次會議:2011年11月25日/信義誠品fifi茶酒沙龍
第十屆卓新獎廣播類「即時新聞獎」共報名11件,「專題新聞獎」共報名44件。
第一次評審會議
第一次會議重點係決定評審方式。評審們討論決定,每一位評審委員都需聽過每一件作品,並依10級分評分(最好10分,次之9分,以此類推,最差1分)。
第二次分組會議時,評審委員們將對作品加以討論,充分交換意見後,選出入圍者〈每一獎項不超過5名〉。
第二次評審會議
一、首先統計評分表結果,發現五位評審委員們共識頗高。接著主席與出席評審們對參賽作品進行討論。
討論摘要如下:
在即時新聞方面,新聞報導的即時性及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豐富性,在在考驗編輯台的調度與整合能力;在專題新聞方面,則以內容的充實度、議題的重要性,對公共政策的探討、對弱勢族群的關懷為主要的評分考量。
* 即時新聞獎*
◎21005 穿越時空,土地謳歌
「地區性電台的記者,以對事件的敏感度,深度、忠實的紀錄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一件充滿人文關懷的報導。」
「小題目但製作的很認真,可以感受到記者投入的用心、及認真的態度。」
「主播的聲音表情很動人,議題性也夠,但是主題的即時性較不足。」
「即時性不足。」
◎21008 中廣新聞網-1.水淹宜蘭治水總檢討2.讓蘇花公路不再是危險的公路
「對記者整體性的調度表現較弱,影響新聞報導的力道。」
◎ 21004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
「在時間的掌握度、編輯台的整合力都有很強的表現,對事件的報導綿密,訪問的面向周延。」
「針對主題,訪談的面向廣泛,探討的角度寬廣而綿密。」
「即時性夠強,隨著時間發展提供新的資訊,也提供聽眾各個角度的觀察。」
「議題重要,關係民生、社會,是一個能深入報導並有影響力的作品。電台投入充足的人力,訪問面向廣泛;在聲音表情、製作技巧、音效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
◎ 21010「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實況報導
「報導完整,惜政令宣導的意味稍濃,讓即時性打了折扣。」
◎ 21003台灣首次海嘯警報
「在報導時搭配的音樂,選擇的不是很洽當,可以再斟酌;總台主播及駐氣象局記者報導的資料有不一致、但同時呈現的情況,雖說即時新聞的資訊更新的很快,惟主播檯在處理時似乎可以更精確或更周延些。」
◎21007新聞百分百-六輕工安啟示錄系列報導
「以地方性的語言訪談與報導,讓當地民眾了解情況與事實,訪問的層面廣泛、內容深入,是一件很好的地區性報導。」
「有即時性,也提供各角度的觀察。」
* 專題新聞獎*
◎22001 “海峽兩岸”–陸生三法過關, 海峽兩岸替您把關
「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議題,本項作品報導深入、訪談面向寬廣。」
「這個報導不迴避問題,不論對台生、陸生都有周延性的訪談。」
◎22043「從非關命運陳秀華之死省思家暴」系列報導
「記者的新聞敏感度夠,對事件報導的節奏掌握的很好,有深入追蹤,訪談面向周延。」
「這是一個涉及司法案件的新聞報導,但在法律層面的剖析相對而言比較不足,這方面可以加強。」
「敘事流暢。」
◎22006彰化急診室暴力事件簿
「是地方性的報導,聽得出記者很認真的工作態度。雖然口語上有可以改進的空間,但對急診室的問題能真實的呈現。地區台的記者在資源及設備上往往不及總台充沛,能有如此的表現實屬可貴。」
「這件報導,聽起來是讓人感動的,但廣播是聲音的媒體,記者的口條很重要,速度、清晰度、聲音表情都是傳遞資訊給聽眾時重要的因素,否則會增加聽眾在接受度上的困難。」
◎22003美麗人生不NG
「主持人與吸毒犯深入訪談真情流露,多方探討吸毒原因及矯治過程,報導進行純熟緊湊,現場吸毒犯與call in聽眾互動真切感人實為難能可貴。」
「是讓人感動的報導,困難度高,現場call-in流暢。」
「這個報導相對於一般的新聞事件,難度較高。」
◎22010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
趙鏡涓委員:「對非法仲介外勞的問題,來龍去脈,有深入的探討,訪問面向廣泛深入,無論主題設定、 採訪規劃、 編輯進行均十分嚴謹流暢。」
◎22022南台灣天空下的愛與信任
「感人的故事!」
◎22034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
「報導深入,兼顧訪談的深度及面向的周延。」
二、經過討論後,評審們選出了兩個獎項的入圍作品
廣播組入圍名單
第三次評審會議
* 即時新聞獎*
首先5位評審委員進行投票,票數如下: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3票
【新聞百分百-六輕工安啟示錄系列報導】1票
【百年洪害, 惡水驚魂】1票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以過半數的得票數出線,獲得第十屆卓新獎廣播類即時新聞獎。五位評審委員指出其勝選的原因: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無論在新聞性、專業處理的態度及語言表情上都有優秀的表現。」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即時性強,關係到重要的民生議題,反應的速度迅速,訪問面向廣泛,對聽眾有善盡傳媒的責任。」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在時間壓力下,面對一項重要的議題,即時性夠強,處理的角度也很周延。」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在報導內容裡教導聽眾釐清塑化劑的觀念,有傳播知識的影響力。」
「【警廣晚間新聞-塑化劑風暴】,新聞價值高,影響層面大,在新聞的整合性、工作團隊的合作力上都有優秀的表現。」
* 專題新聞獎*
委員們第一次投票結果如下:
【「從非關命運陳秀華之死省思家暴」系列報導】0票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2票
【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2票
【油症30年的陰霾–食品公害何時了】1票
【”海峽兩岸”–陸生三法過關, 海峽兩岸替您把關】0票
因為沒有一件獲評審們過半數之青睞,評審委員們就對作品進行討論。討論摘要如下:
「【油症30年的陰霾–食品公害何時了】,以一個地方性電台,在獲得的資源相當有限下對這個事件的報導,能深入且周延,記者的努力與用心,非常可貴。」
「【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是一個重要的老問題,記者鍥而不捨的持續追蹤與檢討,值得肯定。」
「【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在資料的搜集上,不論深度及廣度都值得嘉許。【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則關心社會弱勢,突顯在台灣奴工被剝削與壓迫的無奈與悽涼。」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記者願意去面對台灣所存在的奴工問題,關心社會底層弱勢者所遭遇的悲慘情況,難能可貴。」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記者非常用心,訪問面向周延,執法面、受害面、政府的因應措施等都有探討,對案件的剖析非常清楚。這個報導取材重要,製作細緻,採訪規劃完整,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報導。」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題材勝出,探討社會底層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存在的事實卻是主流媒體未予重視的,今天由廣播媒體注意到了,讓最弱勢的聲音在媒體上有發聲的機會,值得肯定。」
經過評審委員們的充分討論後,進行第二次投票
【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4票
【福爾摩沙的「金」色年代-重金屬汙染真相追追追系列報導】1票
第十屆卓新獎廣播類專題新聞獎由【她們是非賣品-追蹤台灣現代奴工事件】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