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委員:江淑琳、余佳璋、馬雨沛、許瓊文、劉蕙苓、蔡珮、魏玓(依姓氏筆畫排序)
開會時間:八月三十一日、十月十八日、十一月十七日
開會地點:中山公民會館、柯達大飯店會議室、台北101大樓建業法律事務所

 

第一次評審會議

本屆電視類五大獎項,共有152件作品參賽,其中即時新聞獎19件、專題新聞獎73件、調查報導獎17件、國際新聞報導獎28件、每日新聞節目獎15件。

第一次評審會議上,評審們推舉劉蕙苓老師擔任本屆電視組評審召集人。接著決定本屆評審作業方式採初審、複審兩階段進行。初審每件參賽作品須經過半數(四位)評審委員審查,決定其是否有資格進入複審。初審採個別獨立評審為原則,由老師們參酌各獎項所訂之評審標準及入選件數,勾選屬意之作品。初選結果經秘書處統計後,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進入複審。複審名單決定後,評審們須於第二次評審會前補審閱非原責任範圍之作品,並進行排序,再由秘書處將序位加總轉換成分數統計後,做為評審第二次會議討論之依據。

評分原則如下:

即時新聞獎:著重即時性、顯著性、重要性。

專題新聞獎:著重客觀深入、多元完整、証據資料具說服力。

調查報導獎:著重獨立性、揭露性、追求公共利益。

國際新聞報導獎:著重客觀深入、獨立採訪、國際視野 。

每日新聞節目獎:著重即時、公正、平衡、整體呈現。

 

第二次評審會議:

進入複審後的作品以得票數排序,例如即時有6件進入複審,要先從第一名排第六名,同票序位相同,再開始進行討論。

 

即時新聞獎

有評審指出,這次的即時新聞獎參賽作品中,其實很多都是重製的,畫面是現場的,但卻重新過音,而且很多其實都是"專題"性質。例如東森電視「台南大震-心碎的小年夜」這則作品,有評審覺得在技術層面上呈現不錯,但是畫面都是網路來源,作品文類屬於專題報導。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臺視「馬習會專題報導」,評審認為,這件作品其實也屬於新聞專題,雖然在一、兩個禮拜中做出報導,找出很多議題跟歷史性分析,值得鼓勵,但是離即時性有點差距。三立電視的「206台南大震殤」,評審給的評價滿高,雖然是把2月6日到4月30日這段時間內的幾則重要報導串起來,長度約17分鐘,後製加字幕,但挑選出來的報導內容,是主播在災難現場所進行的報導,在沒辦法用動畫、口述的狀況下,選擇用白板手繪的方式來清楚告訴觀眾即時的狀況。不過有評審認為,這件作品跟其他同樣是報導地震的新聞比起來,是在時間比較充裕的狀況下完成的,即時性的部分較缺乏。

也有評審對於民視的「0206地震」這件作品表示嘉許,原因在於這件作品是全台第一個趕到現場的電視,由氣象主播去播報,而且在半夜就有畫面,自從921以後很少電視台能做到,這代表在兩個小時內,人員的調動很快,應變能力很好。但是也有評審認為「0206地震」這件作品到了7點鐘就沒有後續,較為可惜。另有評審認為,該作品雖然真的是在最即時的狀況下提供報導,但是內容較為混亂,雖然也慢慢的修正報導,但第一時間的描述稍嫌誇大。對於新永安新聞「0206台南震後特別報導」這件作品,有評審認為,因為是地方電視台,所以後續還做了很多細部的報導,例如在震後的缺水問題,做得很細,這是一般電視台較做不到的,對地方的收視戶來說相當有感,也是台灣電視台在處理災難新聞方面比較缺乏的,就是在災難後的生活資訊。像這類的報導就是地方台的特色。

公共電視的「巴黎的兩度C約定」作品評審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件作品相當不錯,除了記者到當地採訪巴黎氣候高峰會,無花絮的直接切入主題,而且回頭帶到台灣,檢視台灣的能源再生議題,是相當不錯的一件作品。

討論之後選擇出四件作品入選,分別是公共電視的「巴黎的兩度C約定」、民視的「0206地震」、三立電視「206台南大震殤」,以及新永安新聞「0206台南震後特別報導」。

即時新聞獎入選作品

作品名稱 媒體機構
巴黎的兩度C約定 公共電視
0206地震 民間全民電視台
206台南大震殤 三立電視
新永安新聞-0206台南震後特別報導 新永安有線電視

 

專題新聞獎

「中台灣大事紀-空汙系列專題」這件地方電視台的作品,有評審覺得整件作品可以感受得到記者的認真,但是就是在資源或是新聞的專業度上跟全國性電視台比起來略嫌不足,還有改進空間。「基因改造的美麗與哀愁」是不錯的規劃,這個議題在臺灣有很多討論,記者對正反面意見的拿捏算是做到平衡,但在基因改造技術的部分卻談得不深。「港都重生記」這則作品,有評審覺得從法律的角度切入真得很棒,也把一些重要的點呈現出來,例如代位求償,很難得。

對兩件二戰浮世錄作品,評審的共識度很高,「二戰浮世錄:戰火烈焰台灣兵、台灣大空襲」這件作品,資料比較多,議題也很棒,人的故事也很多,但是比較像記錄片在講故事,而「二戰浮世錄:八重山望鄉、南方戰士」,採訪比較完整,雖然史料比較少,但相對的爭議性也會比較少。「呼吸的房子: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這件作品,有評審覺得攝影很棒,融合音樂配合拍攝手法非常有美感,從作品可以看出攝影的辛苦,值得嘉許,比較可惜的是,作品比較像是節目,節奏比較緩慢。

「策馬北東協」這件作品,評審覺得很能夠把東協的好處作介紹與整理,但是就比較缺乏對臺灣政策的反思。「老了,你怕嗎?長照系列報導」這件作品,有很多元的議題呈現,對於問題也提出很多解決方案,表現很不錯。「翻轉吧!新台灣之子(上)(下)」這件作品,從新穎的角度看待新移民問題,除了社會的文化階級所導致的種種歧視,不只是影響社會、家人,報導中也強調新二代的成長,但是整件作品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較無連貫性。

在其他參賽作品中,還有幾件作品被評審特別提出來討論,像是「零廢棄社會系列報導」,評審覺得題材很親民,介紹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內容談再生比較多,切的角度比較特別。「大林蒲悲歌」這件作品,有評審覺得解釋得很詳盡,也很深入的了解問題,面向也多。「搶門票的男孩」這件作品,評審認為詳細紀錄選手,拍攝手法也很有趣,像是看網路影片的創意也很吸引人,雖然每個故事都很感人,但娛樂性高於議題性。「無感流感 無聲奪命」這件作品,有評審認為記者作了很多的資料蒐集,議題也不錯,非常符合時事,但是節奏太快,議題切入不深,較為可惜。

經過討論後,評審決定讓8件作品入選,分別是原住民族電視台的「呼吸的房子: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公共電視的「策馬北東協系列報導」,民視「老了,你怕嗎?長照系列報導」、中天電視的「中天調查報告-港都重生記」、大屯有線電視的「中台灣大事紀-空汙系列專題」、民視「翻轉吧!新台灣之子(上)(下)」、公共電視的「二戰浮世錄:戰火烈焰台灣兵、台灣大空襲」以及「二戰浮世錄:八重山望鄉、南方戰士」。

專題新聞獎入選作品

作品名稱 媒體機構
呼吸的房子:石版屋的消失與重生(呼吸的石版屋、重返榮耀、KAPALIWA真正人住的部落) 原住民族電視台
策馬北東協 系列報導 公共電視
【老了,你怕嗎?】長照系列報導 民間全民電視台
中天調查報告-「港都重生記」 中天電視
中台灣大事紀-空汙系列專題 大屯有線電視
【翻轉吧!新台灣之子(上)(下)】【無處去的鄉愁(上)(下)】 民間全民電視台
二戰浮世錄:戰火烈焰台灣兵、台灣大空襲 公共電視
二戰浮世錄:八重山望鄉、南方戰士 公共電視

 

國際新聞報導獎

對於共識比較高的「敘利亞來的訪客」這件作品,評審覺得很難得,記者親自到了邊界,以不打擾難民的方式一路跟著難民隨行採訪,適度報導不誇飾。但是在作品中段時,突然拉回台灣講述難民法,有點破壞敘事結構,稍嫌可惜。其中有一個角度,從阿拉伯海灣國家為何沒有收難民這點切入,這是去年大家開始作難民議題後,比較沒有人談到的問題。三立「消失的國界-全球電子垃圾衝擊效應」這件,評審認為,作品到非洲實地拍攝,令人訝異的是非洲當地對於環境汙染渾然無覺,另外也把亞洲地區作了很好的整理。這件作品對於電子垃圾、手機3C產品所產生的污染有系統地說明,從台灣拉出國際,值得讚許。

「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民系列報導」不只報導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橫跨了6國12個城市,採訪規模相當浩大,而且對恐攻之後的描述很細膩,對當地人的看法有較多著墨。「越南.魚之死」這件作品,把台塑在越南設廠,越南當地人卻並不知道會造成其健康損害的事實做揭露,很震撼。「當我們老在一起」這件作品,雖然題目不新穎,但是有新的東西加入,說明長照不只是醫護,而是整體生活品質,這是很好的切入點。

其他的參賽作品也被提出來,像TVBS的「吐瓦魯與巴黎的距離」這件作品,有評審覺得其實做得不錯,但是在4分半鐘的時候,主播有口誤,相對可惜。「奧地利食安系列」,有評審對於這類的題目很有感,但是較為可惜的是,記者是用一個案例要帶全部的議題,稍嫌空虛。「數位英國 再見圖靈」這件作品,評審覺得很不像傳統的國際新聞,格式、題目較為創新,也用比較輕鬆的角度去作報導,滿符合新媒體特質。「血玫瑰.烽火敘利亞」這件作品比較可惜的是,已經到了當地,但是卻不夠深入,報導內容著重在古蹟,較缺乏人文關懷,不過死城的部分頗好看,角度也很特別。

「十年.廿年.香港」這件作品,評審認為討論的問題很多、很值得鼓勵,在運鏡、跟拍方面攝影幫忙加了許多分,看得出來用心度,但是整件作品有點像是記者的個人秀,參雜了太多個人的情緒,稍嫌可惜。「311復興之路」這件作品,評審覺得記者到了現場作深入報導,很細膩而且用不灑狗血的方式,值得嘉許,但是與其他相同議題參賽作品比起來,採訪時間較晚,內容有點重複,相對可惜。而同樣議題的作品,中視的「重啟核電 日本何能核能」這件作品,評審覺得是很難得的採訪經驗,但是或許是因為採訪具危險性,在呈現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最後決定選出五件入選:「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當我們老在一起」、「敘利亞來的訪客」、「越南.魚之死」、以及「全球電子垃圾.衝擊效應-借鏡與反思」。

國際新聞報導獎入選作品

作品名稱 媒體機構
恐懼的總和-歐洲的難題系列報導 公共電視
當我們老在一起 客家電視
敘利亞來的訪客 大愛電視
越南.魚之死 公共電視
〈消失的國界〉全球電子垃圾.衝擊效應-借鏡與反思 三立電視

 

調查報導獎

在這次的參賽作品中,大愛電視的「混凝土大問題」這件作品獲得很多評審的青睞。是有評審指出,這件與三立電視的「爐渣屋.崩裂啟示錄」議題類似,但製作的時間上,「混凝土大問題」早於「爐渣屋.崩裂啟示錄」,雖然說「爐渣屋.崩裂啟示錄」的呈現方式較優於「混凝土大問題」,尤其三立電視從文創切入,讓整個事件的震撼性變強,但從議題來看,「崩裂啟示錄」感覺是在follow「混凝土大問題」。也有評審認為,議題重複無妨,沒有規定說議題不能一樣,雖然兩件作品的受訪者雷同、消息來源有部份也重疊,雖然「崩裂啟示錄」整體的包裝、敘事能力比「混凝土大問題」強,但是大愛的面相比較廣,把所有混凝土的問題都帶到,每一集的時間很短,但是採訪線拉很長,海砂、爐渣、混砂都有談到,而且有追溯源頭,評審覺得調查報導厲害的地方就是在回溯源頭,把問題抓出來,而不是做已經看到的事實,所以覺得「混凝土大問題」這件作品的表現值得讚許。評審認為,三立電視只針對爐渣這一塊,但是用爐渣切到文創,真的是挖到寶,算是三立的獨家。但也有評審覺得,整件作品有點游走倫理邊緣,雖然有直接找到當事人,但是對文創的部分似乎過於強調,讓整件作品的廣度跟深度受限。

同樣的在「白色巨塔.口內革命」也有相同的問題。有評審認為,口內革命這件作品只把議題揭露,未進一步延伸是比較可惜的地方。針對大愛電視的「溼地是誰家」這件作品,有評審覺得從小黑蚊開始談,用紅樹林這個切入點很不錯,而且大愛電視在做類似的調查報導時,很快的就能切入主題而且明確有反思,有教育的作用。「醫護過勞誰來救」這件作品,有評審覺得政策說明很清楚,但是沒有全部扣住醫療過勞的主題,比較可惜。中天電視的「瘋露營」這件作品,評審覺得題目很難得、很貼近生活,很高興有這樣的題目出現,畫面處理很活潑、不說教,但是較為可惜的一點是調查性較弱,比較像深入報導。而中視的「大缺藥 有錢買不到」這件作品一樣也是議題新,但是較缺乏案例。

經過討論後,評審決定在7件作品中選4件入選,分別是大愛電視的「混凝土大問題」、三立電視的「爐渣屋.崩裂啟示錄」、「三立電視的白色巨塔.口內革命」以及中視的「大缺藥 有錢買不到」。

 調查報導獎入選作品

作品名稱 媒體機構
混凝土大問題 大愛電視
爐渣屋.崩裂啟示錄 三立電視
大缺藥 有錢買不到(上下) 中國電視
白色巨塔.口內革命 三立電視

 

每日新聞節目獎

「Focus全球新聞」由於在第一輪初審時共識最高,成為入選作品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跟往年的參賽作品一樣,就是外電、youtube太多,指定作品中缺乏實際的採訪內容,而且,自選作品只有一個自行出機採訪的議題,剩下的幾乎也都是用外電。不過同樣是TVBS的「十點不一樣」,相對起來國際新聞就比較多自行採訪的內容,但是在指定作品中,還是老問題,太多外電和youtube。

在這屆每日新聞獎參賽作品中,地方電視台參賽相當踴躍,報名件數增加比往年增加許多。地方電視台跟全國性電視台相比,當然在人力、資源等等先天條件較不足,但有評審覺得,像「大台中新聞」,指定作品的表現四平八穩,代表平常的表現就有一定水準,自選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很努力地在做專題,內容相對豐富。例如空汙議題,切的角度就跟大電視台不一樣,有地方記者在看問題的細膩度,攝影記者的表現、畫面處理的手法也不錯,在製作層面來說,感覺得出已經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很多的努力了,所以值得嘉許。

也有評審認為其實地方新聞不見得要做得像大電視台一樣,如果加入地方的特色,突顯在地特性也不錯。不過,以往地方電視台的參賽作品在敘事能力上會稍弱些,但「雲林新聞網」這次的參賽作品很注重敘事,西瓜伯跟草莓的內容有故事性且題材很棒。可是也有評審提出,地方電視台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很愛報活動,相對地跟其他作品比較起來就會失色。

這次參賽作品中,客家電視台有兩件作品,有評審覺得題目做得不錯,但是自製比例稍嫌不足,畫面引用較多依賴公共電視、外電補足,「暗夜新聞」跟「當晝新聞」兩件作品來比較的話,雖然這兩件的指定作品特色都比較薄弱,不過「暗夜新聞」的自選作品客家議題就很多,做了許多小校報導,很多關鍵的問題也很恰當地被提出來,呈現出客家文化特性。

「財經八點檔」的部分,非凡電視台在製作財經新聞方面穩紮穩打,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不懂財經的閱聽者可以看得下去,輕易地了解財經議題,而且財經的新聞不好做,記者要準備的工作更多,相對比較辛苦,財經的底子要很足夠。民視的「今天國內外重要新聞」也被評審提出來討論,這則作品其實也獲得蠻多評審的肯定,但是也有評審覺得在自選作品中,蔡英文跟原住民道歉這類報導,意識形態、色彩有點太過明顯。

經過評審們討論下,決定這次入選的五件作品是,TVBS的「Focus全球新聞」跟「十點不一樣」,非凡的「財經八點檔」、客家電視台的「暗夜新聞」以及佳聯有線電視的「雲林新聞網」。

每日新聞節目獎入選作品

作品名稱 媒體機構
雲林新聞網 佳聯有線電視
FOCUS全球新聞 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財經八點檔 飛凡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十點不一樣 聯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暗夜新聞 客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