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姓氏筆畫排序)
評審委員:沈昭良、張照堂、蕭嘉慶老師
開會時間:八月二十九日、九月三十日、十月三十一日
開會地點:滿樂門咖啡廳、福華文教會館103階梯教室、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第一次評審會】

本屆新聞攝影獎參賽作品件數為:單張51件,系列47件。

經評審們相互推舉,由蕭嘉慶老師擔任本屆新聞攝影獎評審召集人。考慮到比賽的公平性,評審們決定評審作業全程中參賽者均被匿名。初選評審方式決定為:每位評審老師審閱全部參賽作品後,各獎分別勾選出較優秀的12件作品進入複審(亦可少於12件),並於第二次會議前將勾選結果回傳秘書處進行票數統計,評審就統計結果討論決定哪些作品進入複審討論。

第二次評審會議開放外界旁聽,但為避免侵犯參賽者之智慧財產權及尊重評審專業,旁聽規則為「不錄影、不錄音、不提問」,有意旁聽者須同意遵守此規則始得報名。複審時,就初選時得票數較高者及敗部復活者進行評析及投票(敗部復活:每位評審最多可救回兩件作品,但須獲得另一位評審附議),最後每獎項各選出五件入選作品。

決選時,評審就入選作品進行討論,以共識決或投票決定得獎作品。

 

 

【第二次評審會】

在第二次評審會議前,評審們先將初選結果回傳秘書處。

在單張新聞攝影獎部分,獲得一票的作品有13件,兩票的有5件,三票的有5件。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柯P試跑
  立院下雪了
  玩家之夜
  一個人的革命
  為母則強
  前瞻照妖鏡
  抗議前瞻 水球爆頭
  蛋是又何奈
  反年改 立法院外警民爆衝突
  踽踽獨行

 

系列新聞攝影獎部分,獲得一票的作品有10件,獲得兩票的有8件,獲得三票的有3件。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捍衛居住正義!? 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爭議
  追夢人
  離岸之前
  酒駕告白
  蝶戀花國道夢靨
  123公分的樂腳運匠
  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伊波拉疫情起源地
  假新聞撕裂歐洲
  宜蘭田中央
  凱道流浪記
  寶可夢星系

 

 

單張新聞攝影獎

評審老師先討論單張新聞攝影獎。首先,評審再次瀏覽審閱獲得一票的所有作品,並從中選出敗部復活之作品。經反覆仔細審閱後,共有三件作品獲得評審推薦,與初選時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一起進入下一輪投票。三件作品獲得敗部復活之作品為:「馬英九能否免牢獄之災?」、「台北驟雨盲友措手不及」及「遇劫五年,回家了」。

接著評審再審閱進入複審投票的13件作品,並決定此輪投票每人選出6件作品。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柯P試跑
  一個人的革命
  反年改 立法院外警民爆衝突
  玩家之夜
  抗議前瞻 水球爆頭

投票結果出爐後,評審再進行一票作品之敗部復活程序。

有評審認為「馬英九能否免牢獄之災?」的構圖、光影及瞬間的掌握良好,其認為新聞獎得獎照片通常較具戲劇性、張力強,但他個人比較喜歡安靜的、非情緒化的表現方式,軟性地呈現大事件有時反而更有力量。此作品符合其意念,因此被推薦敗部復活,並獲得另兩位評審附議。

另一位評審則推薦「為母則強」,此為記者在風雨現場捕捉到的特寫畫面,評審認為此照片在時機、構圖、顏色等方面都恰到好處,也有感情的表現。但另一位評審則認為此照片構圖不夠精煉,拍攝位置的選擇不夠仔細,否則可以產生更大的影像力量。第三位評審則認為照片中看不到雨勢較為可惜。

作品「踽踽獨行」也獲得評審推薦,其認為此照符合安靜的、軟性的調性,拍攝者需要更有耐心、更敏銳,才能恰到好處地拍攝到瞬間畫面。此照片中的水流角度、雨絲與撐傘者構成相當完整的畫面,缺點是新聞性較弱。

也有評審推薦「遇劫五年,回家了」,評審認為此照片拍攝位置及瞬間掌握不錯、具有影像張力,但在技術面上使用閃光燈直打而非打跳燈,是一瑕疵。但有評審認為此照片不應將兩位主角四周圍影像裁除,若能多留一點背景會更好。

討論之後,決定由「馬英九能否免牢獄之災?」、「為母則強」及「遇劫五年,回家了」獲得敗部復活,與第一輪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進入第二輪投票。

第二輪投票共有八件作品候選,每位評審投四票,投票結果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柯P試跑
  一個人的革命
  玩家之夜
  抗議前瞻 水球爆頭

接著由此投票結果討論決定入選作品。評審認為「一個人的革命」具戲劇性,拍攝時機掌握精準,光斑、構圖、意象皆優。「玩家之夜」拍攝技術良好,完美呈現神秘鬼魅之感,影像帶有個人感性及詩意,且蘊含想像力,在美學、新聞點及光影運用等都非常好。

評審肯定「柯P試跑」在時間點上抓得很巧妙,影像中所有人腳都離地,陪跑的運動員表情豐富,模糊的前景讓畫面有深度,拍攝者很敏銳,運氣也很好,技術上對焦也很精準。缺點是柯P白衣服的上緣有過度曝光的問題。

在兩件獲得一票的作品中,有評審為「反年改-立法院外警民爆衝突」拉票,其認為在警民衝突中女警的角色一向較為邊緣,此照片以女警為主角,表現出不同的張力,而推薦其入選,獲得另外兩位評審附議,

最後,評審決定由「柯P試跑」、「一個人的革命」、「玩家之夜」、「抗議前瞻水球爆頭」及「反年改-立法院外警民爆衝突」五件作品入選。

 

系列新聞攝影獎

接著進行系列新聞攝影獎的評審作業。評審先瀏覽初選時獲得一票之作品,並決定是否有敗部復活者。

評審認為系列作品不僅考驗單張的拍攝功力,更著重於主題的貫穿及圖片編輯,難度相當高。在眾多一票作品中,有評審提議「反同十字軍與彩虹戰士」進入複審,評審認為此系列作品與另一件也是同志議題的「同志父母的第一場同志遊行」相比,相對完整,拍攝面向及鏡頭的運用比較多元,且圖片編輯概念完整。

另一位評審認為有的參賽作品處理很大的題目,包括「新南向政策下的東協新布局」、「假新聞撕裂歐洲」、「香港回歸二十年」等,題目過大,要在有限的張數裡進行比較聚焦的影像處理有其難度。他認為「新南向政策下的東協新布局」是在數個大格局作品中表現較佳者,其優點為每個獨立的單張都拍得很好,有準確度,至於系列照片間的關聯及能否充分涵蓋其所涉之議題則另當別論。

獲得一票的「年改之痛」也得到評審的推薦,認為該作品有各種不同角度的鏡頭,能呈現不同的情緒。

以上三組推薦都獲得另兩位評審附議,所以,皆進入第一次的複審投票。

投票前,評審再次聲明原則: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中有兩件皆以寶可夢現象為拍攝主題,包括「追夢人」及「寶可夢星系」,評審表示此二作品不會因為同一主題就相互淘汰。接著評審進行投票,每人針對14件作品投出6票,投票結果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蝶戀花國道夢靨
  捍衛居住正義!?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爭議
  離岸之前
  寶可夢星系
  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伊波拉疫情起源地
  反同十字軍與彩虹戰士

評審先聚焦討論獲得一票之「追夢人」及「寶可夢星系」兩件作品,有評審認為「追夢人」的涵蓋面向比較周延及有趣,鏡頭語言也有較多變化,「寶可夢星系」照片的同質性較高。另一位評審也認為前者影像力、表現力比較完整,圖片編輯相對俐落、衝突性較少。但也有評審認為「追夢人」中摩托車那一張的調性與其他不相符,色調不一致、應該再暗一點,圖片編輯順序也有些許瑕疵。但因瑕不掩瑜,因此「追夢人」獲得評審附議進入第二輪投票。

另一件獲得一票之「新南向政策下東協新布局」,評審肯定其個別照片準確度頗佳,但要把全部串在一起,需要再加入一點不同的視覺。另一位評審則認為此系列照片拍照時明顯是用單張的概念去拍,而非以系列的概念去組織。此現象多起因於配合報導文章而拍攝,並非獨立影像之企劃與執行,仍依附在文字之下。由於此系列照片彼此關聯較弱,未獲另外兩位評審附議。

因此,第二輪投票共有七件作品候選。每位評審投四票,投票結果獲得兩票以上之作品如下:

作品名稱
  蝶戀花國道夢靨
  追夢人
  捍衛居住正義!?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爭議
  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伊波拉疫情起源地

接著評審針對投票結果進行實質討論。

有評審為獲得一票之「反同十字軍與彩虹戰士」拉票,其認為同志議題是今年的重要大事,此系列照片照顧到正反立場,圖片內容豐富、涵蓋個人與群體,有激昂的、有安靜的,拍攝完整。缺點是有圖片編輯上的瑕疵,且執行難度不高。

另一件獲得一票之作品「離岸之前」,評審認為此系列照片有串聯的問題,拍攝主題較大、執行難度很高,記者在主題的辯證上不夠清晰,主軸不明、有散掉的問題。

「捍衛居住正義!?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爭議」則獲得評審相當的肯定,評審表示題目難度、視覺執行力是其審閱時的重要指標,此系列作品執行力表現極佳,相對鏡頭表現細膩、掌握度很高,情緒表達到位、時機掌握精準。但有評審發現其中一張照片打了閃光燈,其主張新聞照片應該呈現現場真實狀態,不應該刻意打燈。

接著評審分析「蝶戀花國道夢靨」的優缺點,有評審認為此組夜間拍攝的照片,在光影跟戲劇性上會比白天強,拍攝者很冷靜,也有大特寫,且逆光效果讓照片具凝聚度、有力量,缺點是在系列照片中放了一張白天的照片,調性不合。但另一位評審認為拍攝者太過冷靜,每張照片的焦距都很精準,反而讓觀看者感受不到重大災難現場的不安情緒,建議攝影者可以試著把自己的情緒放進去。

另一位評審則認為此系列照片乍看雖有吸引力,但仔細分析會發現有些照片只是鏡位略有移動,如罹難者遺體照片就佔了全系列三分之一,雖然個別照片拍得不錯,但要擴張成系列作品,攝影面向還需要再加強。另外,放入一張白天照片過於突兀,若是要呈現事件從夜晚到白天發展,需要多幾張照片表現過程,才不會突然從夜晚斷掉跑到白天。

在「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伊波拉疫情起源地」部分,評審認為此作品執行有難度,包括語言、安全上的問題等,肯定記者能進入疫區報導,但系列照片未能清楚呈現疫情的嚴重性,看來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且是在疫情過後拍攝的,因此缺少了救難的照片。記者個人攝影功力非常好,看個別照片很容易被這種相對陌生、黑白且古典的語境吸引,缺點是影像節奏較為平淡,鏡位、距離感較為一致,雖然有一兩張中景或特寫的鏡頭,還是讓人感覺有距離。此外,在有限的組照中,大多數照片都在戶外,面向不夠多元,若是在戶外的照片中能形成不同的觀看,內容應能更豐富。

「追夢人」部份,評審肯定記者把遊戲者在黑暗中眼盯手機的表情、執著表現得很好,缺點是在全系列都是暗色調的照片中,最後一張過於明亮,造成調性不合,顯示參賽者在後端處理及照片的最終呈現上過於輕忽,個別照片也都有可以細部再處理的空間。

評審給「反同十字軍與彩虹戰士」的建議則是:在有限的張數中要呈現正反兩陣營,需要很好的編輯概念,處理不好反而會相互削弱及減損,如果只呈現一個陣營,力道會更集中。系列照片間有斷裂,可能是參賽者把在雜誌上登過的配合文字稿的照片集合起來參賽,造成影像故事不連貫,建議參賽者應該回到攝影脈絡裡去挑選照片、重新組織編輯,不要受限於文字思考。

評審也特別討論了「宜蘭田中央」及「123公分的樂腳運匠」兩組作品。評審認聞前者照片有黑白、有彩色,有方的、有長的,一致性不夠。若能選擇統一的形式,安靜地表現出地景及其衝突感,會更有力量。另一位評審也分析此作品想要探討的問題有其深刻之處,但攝影者至少用了兩種以上的語言或形式去表現,語法上有當代式的書寫內容,也運用了古典的寫實記錄的拍攝手法,反而造成不協調。

至於後者則是今年參賽作品中較少見的人物特寫,同樣也出現圖片挑選及編輯的問題,同質語言的照片太多,最後一張照片在運匠家門口結束,因此,我們看不到運匠的生活面向。這位主角身體有缺陷但又願意投入社會服務,若攝影者能夠更深入或更靠近樂腳運匠生活的其他面向,或許能發掘更多故事。另一位評審認為好的人物報導,關鍵在於攝影者能否進入其私領域做更細膩、更立體的呈現,以此勉勵參賽者。

討論過後,最後決定由下述五件作品入選,分別為「蝶戀花國道夢靨」、「追夢人」、「捍衛居住正義!?高雄果菜市場拆遷爭議」、「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伊波拉疫情起源地」及「反同十字軍與彩虹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