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姓氏筆畫排序)
評審委員:王維菁、何旭初、郭文平、陳彥斌、張讚國、鍾起惠、蘇碩斌
開會時間:九月一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二十二日
開會地點:中山公民會館三樓多功能會議室、柯達飯店台北二店咖啡廳
決選會議
即時新聞獎
對此獎項評審的共識很高,幾乎所有評審一致把票投給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的【《2016白宮爭奪戰》特別報導】。評審認為這則報導做得非常好,事前做了很多的功課、棚內的設計、以及後製的部分都看得出是很精心製作的一件作品。在美國雖然開了三個現場,但在畫面的切換上仍然保持流暢,雖然說這件獲得評審一致認可,但也不是沒有地方可以挑剔。現場採訪的部份表現比較弱,但是企劃完整度大大彌補了現場採訪的薄弱,雖然說是即時新聞,但是也花了很多工夫與時間去做事前的準備。 相較之下,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的【蝶戀花翻車事件】是一個很明確的即時新聞,但是少了出色點,後續的發展表現有限,延伸議題也較弱。 東森電視的【香港‧變奏中】比較可惜的是,跟其他兩件入選作品比起來,它是即時搭配專題的作品,即時性就相對少了。 經過討論後,評審一致認為,即時新聞獎得主應歸【《2016白宮爭奪戰》特別報導】。評審對此件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件作品值得成為即時新聞的一個榜樣。這件作品凸顯出,即時新聞不管是否突發,事前都可以花時間做準備工作,讓即時新聞更加完整的呈現。
國際新聞獎
經過最後的評選排序,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失控聖戰-伊拉克封火前線】的得分最高,評審認為該件作品的難度最高,在國際新聞第一線,主要衝突的熱點都有到達,而且在火線上,記者的表現仍然穩健,極其難得,堪稱典範。因為新聞現場沒有第二次機會,事前的準備要非常的充足,這件作品可謂全面到點,困難度也高、要突破戰區各種禁令,其實很不容易。 評審也對公共電視【怒吼燭光-南韓風暴系列報導】進行討論。這件作品從整個事件發生的最開始,南韓百萬人民上街、不同黨派陣營、罷免案投票、選前之夜,甚至政局如何變化,記者都在現場。包含整體事件的各個面向,記者都有兼顧。作品從一開始節奏感就很強、畫面的剪接包含音樂處理,明顯得把世代交替表現得很透徹且活潑,現場的新聞性很夠。 雖然其他作品也優秀,但由於排序上,第一名跟第二名分數落差很明顯,評審的共識度也很高,所以決議今年的國際新聞獎得獎的是:三立電視【消失的國界:失控聖戰-伊拉克封火前線】。
每日新聞節目獎
經過再次的排序評選後,有兩件入選作品分數不相上下,分別是聯利媒體【FOCUS全球新聞】跟中投有線電視【南投新聞】。聯利媒體【FOCUS全球新聞】一樣的還是維持專業度、企劃也很強、每年的表現也都很優秀,甚至以往被評審認為外電居多的現象,在今年送審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突破,有記者到國外採訪的內容。評審認為,新聞本來就是應該看影響觀眾的層面到底有多少、範圍究竟有多廣,這件作品安排的時段,受眾本來就很廣。所以對於要跟地方性的作品一起來評選,真的很有難度。 但是,中投有線電視【南投新聞】這件作品實在有跳出以往的地方台所呈現的作品內容,專業度、內容、新聞性大幅提升,甚至最大的優點在於,地方台能夠做到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想認真地把整節內容看完。消息來源、取材上很多面向,甚至獨特性夠,實屬難得。但就資源來說,兩家的媒體資源差距實在是太大,而每日新聞節目獎原本看的除了作品本身,電視台的部份也是考量給分的重點之一,【南投新聞】在少資源的條件下能夠從小家碧玉變成大家閨秀,實在很不容易,也很有意義的一件作品。 在經過熱烈的討論後,評審最後進行投票,結果由中投有線電視【南投新聞】險勝。中投有線電視【南投新聞】獲得今年每日新聞節目獎。
調查報導獎
決審投票結果,多數的評審把第一名投給民視【不存在的孩子系列報導】。評審認為,該作品在個案的部份運用得不錯,雖然少了結構面的探討,在公部門的消息來源太弱,但是有明確地把問題突顯出來,讓觀眾可以很快地進入主題,這個議題還在持續發生中,透過這件調查報導,用個案點出問題,揭露性十足,給閱聽人很大的震撼! 在其他作品方面,天下雜誌影視中心的【實境X調查 農地上的世界冠軍調查報導】有做到調查報導的深度,把不同的面向展現出來;大愛電視【【霸田工廠從良記】系列報導】有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但相較之下民視【不存在的孩子系列報導】是題材突出、揭露性強、迫切性高,需要社會關注,並值得被延續報導的一件作品,所以今年的調查報導獎,評審決定頒給民視【不存在的孩子系列報導】。
深度報導獎
評審首先討論聯利媒體【毒害人生TVBS追毒實錄】這件作品。針對第二次會議時,有評審提出對於受訪者(正在勒戒的、或是已勒戒成功的)臉部大多都沒有馬賽克(對於"問題"受訪者做保護),也沒有避掉正面鏡頭,在作品內容中沒有提及對方是否同意公開露臉等等問題,卓新基金會同仁已請該作品代表人趙國涵提出解釋。趙先生說明,吸毒在台灣屬違法行為,社會及法規對於吸毒者仍以保護隱私為原則,因此報導中對於台灣的吸毒及戒治個案,或受司法處分的犯罪人予以適當保護,皆以不露臉、匿名的方式呈現。但香港部分,報導採訪以戒癮治療機構為主,當地對於已戒治個案的看法基於平等原則,認為昔日吸毒者與一般人並無不同,因此特別要求本報導畫面不能打格(香港對馬賽克的稱呼),認為打格反而是一種歧視。趙先生並提出個案的聯繫方式,供需要時方便查證。對於這樣的解釋,評審認為很清楚,但是評審也建議,關於這些背景說明其實可以在作品中適度的表現,有助於觀眾了解。對於該件作品本身,評審認為,這是迫切的議題,但是作品在表現上略顯煽情。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醫療革命在你家系列報導】。評審認為這樣的議題很多媒體做,比較特別的是這件作品除了講聯合醫院的案例外,還赴台東拉出另一個面向,照服員、社工、NGO,相對之下比較完整。而天下雜誌本身在文字上就提供很足夠的資源,但在影音作品上表現相對較弱,旁白部份也比較拗口,每段的時間都比較短,少了深入性、連結性。 相較於其他作品,客家電視【移住‧宜住系列報導】整件作品感覺比較單薄,評審覺得作品在內容安排上可能需要再調整,作品是先把日本的案例放前面,再談台灣,但評審覺得如果先把台灣的案例擺在前面,突顯台灣的問題,再把國外取經的經驗放進來,會更好些! 聯利媒體【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這件作品面面俱到,案例的使用也很完整,連結順暢,最後輔以日本案例,善用數據資料、證據,能夠具體告訴觀眾,再從結構面來談整個主題。較為可惜的是,在段落安排上比較亂。故事本身是好的,而且讓人感受到正向的討論,但在包裝上需要再加強。 大愛電視【【少子‧教而存之】系列專題】把不同階段的問題結合一起,感覺得出整件作品花了不少工夫,也是件不錯的作品,但是就少了問題點,會讓人順暢的看完,但是忽略根本的問題。 公共電視【【礦下家園】系列報導】表現比較四平八穩,但不夠突出。這個議題很多媒體也在談,但是這件作品比較深入,且能站在當地人的角度去思考。 在最後決選的評分排序上,各家作品分數差距不大,評審最後決定進行第二次投票,經過兩次投票後聯利媒體【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跟公共電視【【礦下家園】系列報導】這兩件作品脫穎而出,但票數平分秋色,所以評審決議再進行一次投票。 在投票前的最後一輪討論中,評審指出,聯利媒體【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是當前社會重要的問題,非常值得正視,該件作品也做得相當周全。整件作品很能影響並吸引觀眾共鳴!公共電視【【礦下家園】系列報導】中,雖然有從當地原住民的角度進去看,但是整件作品在故事性的表現上吸引力較弱!投票結果由聯利媒體【你我老之路──老病死之「生路」】獲得今年的深度報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