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評審會議
會議日期:2009年9月1日下午2點
會議地點:清華大學台北辦事處(月涵堂)會議廳
評審委員:林淇瀁、陳順孝、洪貞玲、林元輝
全體評審會議中選出瞿海源教授擔任評審團主席,接下來分組討論評審方式。
平面組決定請黃肇珩委員擔任平面組召集人。
而各獎項負責人的部份,專題新聞獎為林元輝委員、即時新聞獎為陳順孝委員、新聞評論獎為林淇瀁委員、國際新聞獎為洪貞玲委員。
會議並決定各評審的評審件數,給分標準、作業時間,以及下次評審會議舉行的時間地點。
入圍作品圈選評審實錄
評審委員:黃肇珩、林淇瀁、陳順孝、洪貞玲、林元輝
時間:2009年10月5日
地點: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講堂即時新聞獎
即時新聞獎項的部分,評審對於入圍條件的共識度很高,因考量入圍和報名件數的比例,最後一致通過「最初的心還在嗎?兒童死亡保險給付全禁」、「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米果搶贏中時集團 旺旺收購中時集團」、「別被省電燈泡騙了」等四件作品入圍。
「米果搶贏中時集團 旺旺收購中時集團」這篇作品,評審一致認為記者在短短時限內做出兼具速度和深度的報導。清楚描述轉讓之間的轉折變化、深入剖析社會價值和政治立場的兩難抉擇、宏觀探討報業的興衰關鍵和未來挑戰,節奏明快、內容扎實。
「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這篇,評審認為此篇報導獨家揭露學者調查研究報告,以科學數據、多元角度探討六輕對廠區周邊居民健康的影響,能夠發掘問題、釐清成因、討論對策,實為難得。
「最初的心還在嗎?兒童死亡保險給付全禁」這篇,評審認為有助於認清問題、檢討政策、最後促成修法,完全的展現媒體敦促政策改革的力量。最後「別被省電燈泡騙了」透過記者報導打破刻板印象、導正用電觀念,並對政府推廣省電燈泡的原意、誤解、對策,進行簡明扼要的剖析,圖文並茂、題材實用。
國際新聞報導獎
競逐入圍作品有「牛奶殺人」、「駛向綠色好生活」、「1949一甲子─裂變與重生」、「改變來了: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全國代表大會系列報導」、「國家品牌、澳洲第一」、「2020關鍵報告」、「韓國危機」等七件。
評審皆認為「牛奶殺人」從寫作、取材都很好。且從「人人害我我害人人」、「誠實是起碼的道德」等字裡行間可看出文章藉由中國社會背後深層的文化涵義來解釋毒牛奶事件,在「深度、廣度、高度、難度」上表現都很不錯。有評審認為文章的「文筆清順是必要條件,重點是如何讓讀者醒過來,用題材做了不起的呈現。」但也有評審不欣賞商周高度涉入、強烈情緒批判性的筆法。
「1949一甲子─裂變與重生」這篇,評審認為記者做了很多訪問,且議題特殊,在廣度、取材上都很好。此外,文章多用專題老照片,有創意。但有中國、台灣焦點不清以及不敢碰觸敏感的主權議題的問題。
「駛向綠色好生活」入圍原因是文筆清順、題材取向、編排、設計都不錯。且這是一個談進步社會的獨特專題,能讓讀者看到未來性產品的關鍵點。但受限於未來性的題材,故事性較不突顯。
此外,評審認為「韓國危機」這篇雖然內容不多,且文題上不全然對應,但有社會警示意義,應該被關注,因此也予以入圍。
新聞評論獎
新聞評論獎被考慮入圍的作品有「TOIN TAIWAN全記錄」、「兩岸關係:過程論與目的論」、「金融海嘯後我國稅改應有的方向」、「舉步蹣跚的二次政黨輪替一週年」、「國際瞭望」等五篇。
評審先討論關於本屆新聞評論獎首度將新聞漫畫納入評選,評審們是否要站在鼓勵新聞漫畫的立場考慮給今年參賽的漫畫作品入圍。評審們認為,現在台灣新聞漫畫作品不多,但「從正統新聞學概念來看新聞漫畫是報紙傳統文類」,隨著紙本媒體轉型,新聞漫畫也跟著沒落,因此應提倡新聞漫畫的復興運動。
加上現在國內政治漫畫似乎變得沒有抵抗對象、作品批判性不夠,或許是因為漫畫家和整體社會對公共領域事務不夠關心,造成漫畫家沒有新的題材。
以「TOIN TAIWAN全記錄」為例,評審認為政治漫畫有立場是沒問題的,但不能悖離社會共識,縱使筆調成熟,但如立場與一般社會認知有差距,就較難讓人認同。例如其「貓纜停駛」單格漫畫,評論是「政治凌駕專業」,顯然與事實不符,因為雖有政治口水夾雜,但貓纜停駛最終畢竟是基於安全考慮。
評審也認為,漫畫不能太直接,但要有趣,讓「了解的人會心一笑,被刺的人莫可奈何」。在現在這個開放年代中,漫畫家應該到更多公眾領域,了解更多社會現象。五位評審最後決定,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漫畫作品參賽,今年則暫不選擇新聞漫畫。
接著討論文字評論。
評審認為「國際瞭望」系列具有象徵意義,代表台灣的國際視野。由於寫國際評論相對困難,需要以外電集錦為基礎,需有苦功。這件參賽作品面向雖尚不周全,但已相當不錯,也有評審認為,這系列作品能跳脫美國觀點,頗有啟示。
評審們認為「兩岸關係:過程論與目的論」這篇的作者在兩岸關係上著墨甚深,看得出來是在跟中國對話,說理、論述的部分都很強。而「舉步蹣跚的二次政黨輪替一週年」的自我批判很強,看得出來用心良苦。兩件都入圍。
「金融海嘯後我國稅改應有的方向」這篇,評審認為其論說「訴之以理,批判一針見血,快人快語,能見人所未見。」因此也入圍。
此項共四件入圍。
專題新聞獎
專題新聞獎角逐入圍的作品有「荒謬捷運大現形」、「征服微薄就業時代」、「迢迢長照路系列專題報導」、「山寨大揭密」、「我的小革命系列專題報導」、「讓社區藥局成為你的好鄰居」六件。
評審認為「讓社區藥局成為你的好鄰居」這篇有獨特觀點,論點強,易讀易懂,且作者自己對問題的關懷和視野,讓主流媒體忽略的議題獲得關注,用簡單生動故事反應出深入論述,非常精彩。評審認為此專題內容非常實用,且能夠增加讀者對台灣的了解。不僅消息來源很多,報導規劃也很成功。雖也有數據解讀正確性的疑慮,和比喻失當等問題,但國民健康題材依然值得鼓勵。即便新聞性不強,也應適度鼓勵媒體深耕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讀完之後發現原來台灣藥師和我們的關係這麼密切,代表台灣醫藥體系應該要革命。
長期照護問題處理的深度廣度都很夠。文章談的不只是外籍勞工、台灣長期照顧問題,且透過描述個案面臨的煎熬歷程,強化故事性和人文關懷的部分,並檢討政策上問題,有新聞點,也能感動讀者。
評審認為,化繁為簡增加艱澀議題的可讀性,幫大眾找出問題的重點是最難的部分。這點「荒謬捷運大現形」做得很完整且很有系統,可以很精準抓到關鍵點,簡明扼要,前因後果敘述很有層次,且在時間點上具有新聞性。將專業東西用通俗文字表達出來,看了之後可以很快就知道問題在哪,有建設性。
由於入圍上限為五件,所以還有兩個名額,要從其餘三件中選出。在「征服微薄就業時代」、「山寨大揭密」、「我的小革命系列專題報導」三件作品中,「我的小革命系列專題報導」面向夠廣,形式上對於傳統紙媒來說非常創新,尤其是社會改革的部份是值得肯定的,但評審認為深入度有限。加上每個報導都是孤立的,在大框框下各篇沒有關聯性,沒有交集點,似不具專題製作的意義,且七個月時間中選出其中較好的作品對其他參賽者來說比較不公平。
「山寨大揭密」這件作品,評審認為規劃嚴謹,報導面向廣闊,也能深入剖析,議題則環環相扣。尤其事涉若干商業隱秘,本不易採訪,卻能藉諸多現場觀察訪問,用心盡力。呈現則文字流暢,圖解生動,易讀而讀後有得。報業衰落情境下,願意費資製作如此完整的綜合報導,值得讚賞。
「征服微薄就業時代」則因議題重要,展現敏銳之「新聞眼」。剖析成因視野開闊,採訪面廣又不失深入,論據的資料豐富權威,案例也動人,都具說服效果。建言具體,檢討政策之諸多警語,充分發揮媒體之監督角色;建議年輕世代因應就業困境之對策,更添此專題價值。
評審們因此決定捨棄「小革命」,選擇「山寨大揭密」和「征服微薄就業時代」入圍。
決選會議評審實錄
評審委員:黃肇珩、林淇瀁、陳順孝、洪貞玲、林元輝
時間:2009年11月21日
地點:台北誠品信義店6樓FiFi茶酒沙龍
即時新聞獎
根據會前票選結果,入圍作品中並列第一的作品為「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米果搶贏中時集團 旺旺收購中時集團」兩篇。
評審認為「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這篇的追蹤工作做得很多,也符合大眾公共利益,整體來說很不錯。另有評審認為在目前的綜合性報紙裡地方新聞因大多會去避免利害衝突,所以寫得好的不多,因此此篇報導的道德勇氣可嘉。透過報導引起政府關注工業污染問題,報導的社會視聽效果也很好,但記者主觀性較強,處理方式更像專題報導。
也有評審認為,此篇報導中對研究報告所牽涉的時間部分交代不甚清楚,且消息來源引用似有失衡,是此篇缺點。
「米果搶贏中時集團 旺旺收購中時集團」這篇,關鍵點應當在一夕轉變上,然而報導多引用舊資料,因此在難度與深度上,「煙囪裡的秘密─六輕麥寮高罹癌率大追蹤」較好,因此決定給獎。
國際新聞報導獎
「牛奶殺人」與「1949一甲子─裂變與重生」兩篇原本在會前投票結果領先,但經過討論後,卻出現翻盤。因為在討論時有評審提出,「牛奶殺人」雖有即時性,但卻有記者高度涉入報導的缺點,而「1949一甲子─裂變與重生」是以國共內戰的持續性來看問題,但對敏感卻很關鍵的統獨政治議題卻選擇不去碰,相當可惜。
因此評審們轉而關注「駛向綠色好生活」這件作品。討論之下認為,該議題具有未來性,且提供新的產業發展趨勢,文字流暢平實,內容與當前環境議題匯流,相當具有趨勢性,評審們最後同意由其獲獎。
評論新聞獎
會前投票結果,入圍作品中「舉步蹣跚的二次政黨輪替」獨列第一。評審們經過簡單討論,咸認為此系列內容深具自省力,作者論述力展現突破性成長,同意由其獲獎。
專題新聞獎
會前投票結果,入圍作品中並列第一的作品為「迢迢長照路系列專題報導」、「讓社區藥局成為你的好鄰居」兩篇。
評審認為「迢迢長照路系列專題報導」非常精彩,此議題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困境,讀完有警惕作用,報導的人文部份很強,展現生命的無奈、親情不可靠的問題,個案報導的角度切入深刻,哲學層次高,讓個案回歸政策問題的議題延伸部份也非常好。
在「讓社區藥局成為你的好鄰居」的部份,評審認為以讀者角度來說,此篇報導較實用,消息來源很多,藥師介入生活的故事也非常生動。
兩件優秀作品一度讓評審們陷入委決不下難題,最後針對兩作品進行第二輪的討論,以「迢迢長照路」的社會義理面深度較足,決定由其獲獎。